- 回答:“上海人出了什么问题” [2010/12]
- 满怀深情望北京? [2010/12]
有人放厥词说“上海人出了问题”(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6334&do=blog&id=96113)。其基本的逻辑是““上海人”常常成为“非上海人”的嚼头儿”,所以“还得从上海人自身找找原因”,这个看似有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歪论。让我来分析分析:
以上海人和非上海人(主要是北京人)的性格而言,十个上海人里有九个不会去公开,主动评论北京人,也不肖对北京人的无理挑衅给予还击,还有剩下一个就是类似我这样的爱管闲事的。这除了性格上的“清高”,“懒得理睬”也好,“明哲保身”,“胆小怕事”也罢,可能也有嫌码字的麻烦(拼音绝对是上海人的弱项)等。但十个北京人里有九个热衷于对上海人“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即所谓的“嚼头儿”,这除了他们爱侃的性格,足够的闲情,娴熟的拼音外(尤其是翘舌音,这个上海人民望而却步的难题),也有“老子天下第一”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嚎卖心态有关。他们可以动用媒体(如“中青报”,“腥筋暴”,这些热衷讨论,乃至讨伐上海的急先锋)及拍摄为数可观的电视剧来丑化上海,其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连希特勒的宣传部长葛贝尔也要从棺材里爬出来向“中宣部”,“广电部”脱帽致敬,连意大利摄影家安东尼奥尼及其徒子徒孙也要排队来京进修。在这样把上海人的缺点无限放大的舆论造势下,其他省份的“屁民”们也似是而非的闻鸡起舞,达到了所谓“上海人”常常成为“非上海人”的嚼头儿”表面效果。那为什么其他省份的非上海人不嚼北京人的舌头呢?在我看来,除了上海人没闲心像他们那样“造势”外,主要是“屁民”们及他们常住北京的奴才代表唯天朝官员马首是瞻,或有各方的利益关系的“硬道理”有关。人在屋檐下,对天朝官员及其脚下的子民们三呼万岁还来不及呢!君不见屁民们对贪污百万的天朝官员已经提不起神了,对贪污千万的天朝官员最多哼两下。你想一下,有贪污得来的巨款做后盾,底气能不足吗,在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世界?在他们“点石成金”的魔力下,上海人,河南人,东北人,广东人,天津人,武汉人。。。无一例外地被“闪闪发光”,被“千夫所嚼”。其实,哪个地方既有阳光面,也有阴暗面,更有其特色的,不为其他地方的人所接受,但无伤大雅地方,干嘛非要人家跟你一样?!
其实呢,要说“屁民”们完全对天朝官员及其子民们马首是瞻也不见得,看看新浪等网站评论,你就会发现各地网民们正在觉悟,对那些“子民”们发起强有力的回击。
北京人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及喜欢“嚼舌头”的婆婆妈妈习惯,可以缓行了吧?
后记:本博文发表后,受到绝大多数的网友的赞同。借此机会再次表示感谢!也欢迎各路大侠畅抒己见,扔砖过来,本人将加工以后以玉石奉还。本人并不希望加深各方的误解与矛盾。但是有的时候不得不对某些现象,言论站出来作一下澄清,发表一些看法,尤其是有一些历史事件造成问题需要澄清,消除影响,以免大众被谬论所误导,达到谅解与互信。
注:有网友对本人的网名感到惊诧,请不必多虑。多关注内容本身并对之提出意见,抛出砖块才是本人的原意。本人这个网名一是想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二是想快速提高知名度,但比起《渴望》中的王沪生, 《潜伏》中的马太太等等沪上名人,本人的知名度,影响力实在是显得渺小,惭愧,惭愧。另外,本人,本文也只是批评,针对文中所举的那些事实,现象,当然不包括全体北京人,有智慧的北京人应该理解到这一点。
“阿无卵” -- 主要是指做事不上路(不上套?)有白眼狼的意思居多,或该帮忙的时候不帮忙,却逃跑,甚至出卖良心。是市井气息比较浓一些。其实也没什么,小布什开心(或生气)的时候不也开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