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家园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沙滩陷阱” [2009/01]
- 石破天惊:红楼梦创作真相浮出水面 [2015/02]
- 老照片在述说(今天开始搬家) [2013/07]
- 人间美国之孩童篇(二) [2008/10]
- 人间美国之“男人版秦香莲” [2009/01]
- 难忘儿时伙伴 (图) [2008/10]
- 人间美国之“闯祸之后”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我所看到的美国特色” [2008/12]
- 退一步海阔天空 [2008/10]
- 人间美国之“拒之门外” [2009/01]
- 仁心妙手,救死扶伤——亲历美国急诊室 [2009/03]
- 我的爷爷奶奶 [2009/05]
- 人间美国之“从分数名次说教育” [2008/11]
- 北美风景线 [2008/10]
- 小贩与博士 [2013/07]
- 老照片在述说 [2013/07]
- 既不拍砖也不拍马,俺拍...... [2009/03]
- 继母和没妈的孩子 [2009/03]
- 京华缘未了(一) [2009/02]
- 京华缘未了(三) [2009/03]
- 说说赵姨娘的好处 [2010/02]
- 感同身受,为啥反右 [2009/02]
- 娇小姐,小保姆,洋娃娃,土蛋蛋 [2009/03]
- 三十年前的泳装 [2009/03]
- 看看俺的“犯案记录“ [2009/03]
- 那一年,在小西藏 [2009/03]
- 瞧,彼此善待的女人多有福(照片为证) [2009/03]
《红楼梦》作者必具备的七大要素:
1.作者经历了顺康雍乾嘉五朝,不仅熟悉明末清初的传奇典故,也熟悉乾嘉年代的用词时尚,具备这一条件的,是以义门先生为首,父女(何焯脂砚),情侣(一芹一脂),姐弟(脂砚元时)联手的红楼梦创作团队。
2.康雍乾年间的文学巨匠——义门先生通经、史、子、集四部,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流,一直到杂说小学的文字学,并都探索考证,分辨真伪,严密疏通源流,且各有题记。且治学严谨,学尽所用,一言九鼎,堪称一代国学大师,其子元时得父真传,德才兼备八衮能文方是健,一生积德不为贫。
3.熟悉满清皇室生活的汉人—汉臣义门先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入直南书房,为康熙皇帝第八个儿子允禩的老师,兼宫廷纂修,这期间,何焯自由进出皇宫,不仅与皇八子允禩福晋福晋(郭络罗氏)关系密切,康熙其他儿子也因需要校对古籍(比如皇四子允禛,曾要求何焯校勘注解南宋学者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何焯不得不光顾他们的府邸。
4.有广泛的社会交往——义门先生并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的案头工作,随着校勘鉴别的广泛、藏书的增加,何焯自觉知识的浅陋,遂走出家门,四处拜师深造。听说苏州吴县有个叫邵弥的书画家,就去吴县求教;听说京城有位来自福建安溪的李光地是一位著名学者,便赶去京城,拜他为师。晚年辞官返乡途中,携幼女脂砚探古访友,藉诗抒怀,《红楼梦》中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就是这段历史的写照。
5.隐姓埋名的生活经历——义门父女,“真氏隐,真事隐”。
6.极具女人缘——义门先生,隐姓埋名之后,身边仍有敢冒欺君之罪,生死相伴的年轻女子,何元时的生母。
7.后代考取功名,兰桂齐芳——何焯之子元时于乾隆十八年中举。
再读《红楼梦》。不难发现处处都有何焯的气息和影子,《红楼梦》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脂砚斋的父亲何焯主笔,父女情侣姐弟联合创作的巨著,其中只有曹雪芹留下了名字,其余的包括脂砚斋都不能公开自己的真名。
石头,赍砚斋(何焯藏书房),脂砚斋,畸笏叟,曹家西园,临桂王家(何焯曾孙女夫家)西园,......一系列的巧合隐含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康熙末年62岁的何焯为避祸诈死,之后将一生所见所闻亲历亲为,写成《石头记》(《红楼梦》的前身),后四十回由元时姐弟继写。
五. 红楼梦作者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