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家园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沙滩陷阱” [2009/01]
- 石破天惊:红楼梦创作真相浮出水面 [2015/02]
- 老照片在述说(今天开始搬家) [2013/07]
- 人间美国之孩童篇(二) [2008/10]
- 人间美国之“男人版秦香莲” [2009/01]
- 难忘儿时伙伴 (图) [2008/10]
- 人间美国之“闯祸之后”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我所看到的美国特色” [2008/12]
- 退一步海阔天空 [2008/10]
- 人间美国之“拒之门外” [2009/01]
- 仁心妙手,救死扶伤——亲历美国急诊室 [2009/03]
- 我的爷爷奶奶 [2009/05]
- 人间美国之“从分数名次说教育” [2008/11]
- 北美风景线 [2008/10]
- 小贩与博士 [2013/07]
- 老照片在述说 [2013/07]
- 既不拍砖也不拍马,俺拍...... [2009/03]
- 继母和没妈的孩子 [2009/03]
- 京华缘未了(一) [2009/02]
- 京华缘未了(三) [2009/03]
- 说说赵姨娘的好处 [2010/02]
- 感同身受,为啥反右 [2009/02]
- 娇小姐,小保姆,洋娃娃,土蛋蛋 [2009/03]
- 三十年前的泳装 [2009/03]
- 看看俺的“犯案记录“ [2009/03]
- 那一年,在小西藏 [2009/03]
- 瞧,彼此善待的女人多有福(照片为证) [2009/03]
乾隆看到红楼梦以后的反应, 史料没有记载,传说有口谕:是书乃明相家事。但是从皇室宗亲读红楼梦的一些反应表明,除非乾隆智商情商短路,否则不会把作者的桂冠授予一百年前的风流才子纳兰容若的。
爱新觉罗.永忠在看了红楼梦小说之后,写了“吊雪芹三绝句”,还特别注明(雪)恨血(情)者姓(曹)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永忠的堂叔爱新觉罗。弘旿看到永忠这三首哭曹侯的诗,赶紧以惊弓之鸟状作批语:“此三章诗极妙。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这三首诗说明,1,他们都明白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
2,他们担心乾隆不看便罢,看到之后恐会追究下去。
永忠的祖父是康熙的第十四子胤禵,属于胤禩党的骨干分子,虽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弟弟,也被雍正禁锢,到乾隆时才被释放,但一直不得重用。受家族影响,永忠远离政治,以诗、酒、书、画、禅、道,为自己的主要生涯。这首哭曹侯写于乾隆33年,离弘旺去世不到六年,经历过雍正大迫害的胤禩党后代,必定有了自保意识以及隐密作战经验。
弘旺化名曹雪芹参与红楼梦的创作这件事,弘旺不会告诉外人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永忠即使知道,也一定会装作不知道,只有通过“哭曹侯……”,来表达对政治失意者的纪念。
从哭曹侯三首诗还可看出,弘旺的堂弟永忠的堂叔弘旿,与永忠配合默契,一方面撇清自己,连看都不敢看,一方面又对永忠的勇气大加赞赏:“此三章诗极妙。”,接着又欲言又止地介绍这本著作,“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说明当时的文字恐怖主义猖獗到了何种程度!弘旿永忠都是皇族,小范围阅读与他们命运息息相关的《红楼梦》,都存有如此深重的顾虑,那普通百姓心惊胆战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从弘旺堂弟弘旿“闻之久矣”一语可知,《红楼梦》抄本流传在乾隆三十三年以前。所谓“非传世小说”,是这部小说只可以在少数的亲友中私下传阅,不宜张扬开去的意思。所谓“碍语”,是指在政治上有“关碍”的话。弘旿看过它却说不敢看它,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当时,不仅写“谤书”的作者要治重罪,看“谤书”的读者也要跟着获罪。
作者使用马甲保护自己,读者心照不宣装糊涂,这是乾隆"皇帝新衣"的基础,乾隆面对红楼这个烫手山芋,查办也难,不查办也难,追究起来必追出皇家的陈年往事,伤了皇家的脸面,正好书里边有明珠家的一些元素,比如家里出过皇妃,出过性格类似宝玉般的风流才子纳兰容若,......于是一道圣旨传出去:写的是明相家事。
假作者纳兰容若顶了包,真作者“石兄”“曹侯”成了迷——这是红楼梦迷案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