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家园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沙滩陷阱” [2009/01]
- 石破天惊:红楼梦创作真相浮出水面 [2015/02]
- 老照片在述说(今天开始搬家) [2013/07]
- 人间美国之孩童篇(二) [2008/10]
- 人间美国之“男人版秦香莲” [2009/01]
- 难忘儿时伙伴 (图) [2008/10]
- 人间美国之“闯祸之后”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我所看到的美国特色” [2008/12]
- 退一步海阔天空 [2008/10]
- 人间美国之“拒之门外” [2009/01]
- 仁心妙手,救死扶伤——亲历美国急诊室 [2009/03]
- 我的爷爷奶奶 [2009/05]
- 人间美国之“从分数名次说教育” [2008/11]
- 北美风景线 [2008/10]
- 小贩与博士 [2013/07]
- 老照片在述说 [2013/07]
- 既不拍砖也不拍马,俺拍...... [2009/03]
- 继母和没妈的孩子 [2009/03]
- 京华缘未了(一) [2009/02]
- 京华缘未了(三) [2009/03]
- 说说赵姨娘的好处 [2010/02]
- 感同身受,为啥反右 [2009/02]
- 娇小姐,小保姆,洋娃娃,土蛋蛋 [2009/03]
- 三十年前的泳装 [2009/03]
- 看看俺的“犯案记录“ [2009/03]
- 那一年,在小西藏 [2009/03]
- 瞧,彼此善待的女人多有福(照片为证) [2009/03]
哈佛学子丹尼,去年入校,主修哲学。丹尼的双亲来自北京,把聪慧过人的独生子送进顶尖的名校深造,是这对拥有生化博士学位的家长,多年来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当丹尼被哈佛录取之后,丹尼的母亲应华人家长会的邀请,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培养哈佛学子的心得体会。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丹尼在完成了一年级的学业后,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从二年级开始,主攻佛学。没有宗教背景的父母,犹如挨了当头一棒,怎么也想不通:爹妈呕心沥血,省吃俭用,每年交纳五万多美金的学费,难道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和尚”?夫妻一商量,准备用拒付学费来迫使丹尼改变主意。 还 没等到二老张口谈学费,丹尼主动请求父母,不必再为筹集学费犯愁了,他已经向有关的机构申请资助,如果获得批准,就可以去印度留学,钻研佛法,既可减轻家 里的负担,那里的环境更有助于学习,一举两得。听到这番话,老爹老妈目瞪口呆,全傻了:这哈佛是怎么回事,才一年的工夫就让一个体贴懂事的孩子走火入魔似 地变了个人,成了愚蒙固执的玄奘? 唐 朝僧侣玄奘,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翻译家,以异乎寻常的毅力和精力,历尽艰难险阻,只身一人前往印度搜集了数百万卷的经文,并亲自翻译了七十五部佛经,成为 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最为杰出的大师之一。不过在以玄奘“西天取经”的经历为题材的章回小说《西游记》里,唐僧因为屡屡冤枉忠心赤胆火眼金睛的孙悟 空,成了家喻户晓却不讨人喜欢的一个人物。 眼 看儿子就要步玄奘的后尘,“西天学佛不回头,一走就是几万里”了,博士妈妈也顾不得斯文风度,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深入浅出,晓以利害,使出了全身的解数, 还是不能奏效。此时当妈的打心眼里羡慕起了孙悟空和唐僧的本事,或者手握如意棒,或者口念紧箍咒,只要能挡住丹尼西去的道路,断了丹尼学佛的念头就好。 丹 尼本来只是出于对佛学的兴趣,才有了进一步研究的打算,母亲的软硬兼施,让丹尼对“为了你好”的威胁利诱,强加于人,感到从没有过的厌烦。越发坚定了摆脱 各种羁绊,走自己道路的决心,尽快落实脑海里越来越清晰的想法:如果没有功名利禄这些好处做动力,一个人究竟还能走多远? 这 个想法是在进入哈佛以后才开始逐渐形成的。从丹尼懂事以后,十几年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进入哈佛为目的的。除了上学读书以外,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还必须学 琴学画学玩球学游泳,不为别的,只为增强进入哈佛的竞争能力,就连回馈社会服务大众课余之后做义工,也是为了满足哈佛对学生的要求。没有神圣,没有乐趣, 只有赤裸裸的功利,这让丹尼感到非常痛苦。丹尼不能理解,趋利避害的确是人的本能之一,但是人活着仅仅就是为了满足生物的本能吗? 在哈佛自由包容求实多元化提倡个性鼓励独立思考的学术气氛的熏陶下,丹尼看到了过另外一种人生的可能性:把向着功利无限开放的心思意念,转移一部分用来追求真理,认识真理。不只是佛学,所有对人类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学说里,究竟包含了多少真理,90%?50%还是10%?答案只有在深入的学习研究后才能得到。毫无疑问,中国唐朝的玄奘对于“真经”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值得每一个学者学习的。 至于出家当和尚,丹尼可从没想过,“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主修佛学,不过是万里行程的第一步。关乎世道人心的真理,蕴藏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里,丹尼只想做个有心的探索者。 做 父亲的冷静下来,认真听完了儿子的想法后,不仅理解了儿子,而且很感动,其实人在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一些功利之外的理想呢?谁没有对于真理的渴望呢?但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功利就占据了全部的理想和渴望,推动着自己走上了以“好处”为目标的这条路。行色匆匆疲于奔命,暮然回首,不能不百感交集啊。十九岁的 丹尼,敢于抛弃利害的算计,坚定地走向理想之路,身为过来人,除了为儿子祈祷祝福给以支持外,还能做什么呢? 今年九月份,丹尼终于踏上了赴印度留学的路程。不知今天的哈佛学子,是否也能像唐朝的玄奘大师那样,在这条人迹稀少坎坷不平的荒僻小路上,默默地走着,走着,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直到进入真理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