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家园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沙滩陷阱” [2009/01]
- 石破天惊:红楼梦创作真相浮出水面 [2015/02]
- 老照片在述说(今天开始搬家) [2013/07]
- 人间美国之孩童篇(二) [2008/10]
- 人间美国之“男人版秦香莲” [2009/01]
- 难忘儿时伙伴 (图) [2008/10]
- 人间美国之“闯祸之后”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我所看到的美国特色” [2008/12]
- 退一步海阔天空 [2008/10]
- 人间美国之“拒之门外” [2009/01]
- 仁心妙手,救死扶伤——亲历美国急诊室 [2009/03]
- 我的爷爷奶奶 [2009/05]
- 人间美国之“从分数名次说教育” [2008/11]
- 北美风景线 [2008/10]
- 小贩与博士 [2013/07]
- 老照片在述说 [2013/07]
- 既不拍砖也不拍马,俺拍...... [2009/03]
- 继母和没妈的孩子 [2009/03]
- 京华缘未了(一) [2009/02]
- 京华缘未了(三) [2009/03]
- 说说赵姨娘的好处 [2010/02]
- 感同身受,为啥反右 [2009/02]
- 娇小姐,小保姆,洋娃娃,土蛋蛋 [2009/03]
- 三十年前的泳装 [2009/03]
- 看看俺的“犯案记录“ [2009/03]
- 那一年,在小西藏 [2009/03]
- 瞧,彼此善待的女人多有福(照片为证) [2009/03]
朋友和婆婆闹了别扭,打电话向我诉苦,耐心地听她说了两个多小时,我总算搞清了这一腔苦水的源头,无非就是婆婆一天到晚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受气模样,以
此来抓住儿子的心,疏远了儿子媳妇两口子之间的紧密关系,用牺牲此岸的儿子的利益,来救济彼岸的儿子,在兄弟妯娌间掀起均贫富的运动——快过年
了,婆婆申请提前支取“照顾孙儿的保姆费”一千美金,打算寄给远在家乡,尚未完全脱贫致富的儿子们,让他们也能够过一个手头宽裕的新年。
“这日子没法过了”,朋友继续义愤填膺。其实我很了解,一千美金对于朋友家来说,根本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何至于“过不下去了”?
好朋友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在一家公司的管理部门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负责人,有比较强的控制周遭环境的能力。朋友的丈夫本就是一位好好先生,很自然地对太太言听计从,妻管严就成了这个家庭的特色之一。当然好朋友也是居家过日子美化生活的好手,工作赚钱之余,把小家管理治理得服服帖帖,漂漂亮亮的。
夫
妻有了孩子后,本来是要邀请孩子的外婆来美国的,但是签证官好象故意和做外婆的做对似的,一再拒签。没办法,先生的妈妈只好放下了一家老小,漂洋过海,来
到儿子家帮忙。
婆婆媳妇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身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彼此有些摩擦是很正常
的,因此我安慰朋友:“别和老人计较了,其实老太太也挺可怜的,一颗心生生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儿留在了家乡那些生活还有难处的儿子们的身上,一半儿放在了
你们的身上。。。。。”不等我的话说完,电话那头的声音立刻高了八度:“什么可怜,最见不得的就是这幅可怜的德性,就像城市里那些乞讨的,是可怜哪,还是抹黑丑化?要不怎么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朋友通过对婆婆的“可恨之处”,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控诉后,心情平复了,火气不那么旺盛了。一声“拜拜”,结束了煲粥,抓紧时间,去美化生活中那些还达不到要求的方方面面。
我没有遇到过朋友这样的情况,所以很难在一通一面之词的电话后,得出个是非黑白的结论。让我感慨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恶毒酵母,已经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理直气壮地发酵了,若不除去“可恨”的酵母,任凭它蔓延,天天面对可恨之人,生活有何美感可言?
人
非圣贤,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其“可恨”之处,谁也不例外。当我看着别人可恨的时候,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别人眼里的可恨之人呢?在我的生活中,也遇到过一些让
我感到“可恨”的人,那些“可恨之处”堵塞在心肠里,硌得人咬牙切齿。帮助我走出“可恨之处”的阴影,并且无怨无悔地把那些钢硬在心肠里的“恨的酵”,抛
到九霄云外,是因为我从上天那里得到了一个良方: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无论一个人多么可恨,他必定也有可怜之处,想到他的可怜,同情怜悯油然
而生,所有的仇恨,所有的阴暗,在同情心怜悯心的光照下,被化解了,消融得无影无踪,生活也因此更美好。
美化生活,要从自家做起。家
庭的和谐温馨,应是美化生活的最高境界,她来自于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态和行动。不错,家人之间也会有冲突,彼此也会有“看不顺眼”的时候,处理的不好,“不顺眼”可能就会升级成为
“可恨”,这个时候,可别继续顺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路子,往阴暗里走,往丑恶里走,赶快回头,提醒自己: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是美化生活的良方,使用后,目
光将从可恨之处转移到可怜之处,彼此怜惜彼此爱惜彼此珍惜的光明和美好,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