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家园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沙滩陷阱” [2009/01]
- 石破天惊:红楼梦创作真相浮出水面 [2015/02]
- 老照片在述说(今天开始搬家) [2013/07]
- 人间美国之孩童篇(二) [2008/10]
- 人间美国之“男人版秦香莲” [2009/01]
- 难忘儿时伙伴 (图) [2008/10]
- 人间美国之“闯祸之后” [2009/01]
- 人间美国之“我所看到的美国特色” [2008/12]
- 退一步海阔天空 [2008/10]
- 人间美国之“拒之门外” [2009/01]
- 仁心妙手,救死扶伤——亲历美国急诊室 [2009/03]
- 我的爷爷奶奶 [2009/05]
- 人间美国之“从分数名次说教育” [2008/11]
- 北美风景线 [2008/10]
- 小贩与博士 [2013/07]
- 老照片在述说 [2013/07]
- 既不拍砖也不拍马,俺拍...... [2009/03]
- 继母和没妈的孩子 [2009/03]
- 京华缘未了(一) [2009/02]
- 京华缘未了(三) [2009/03]
- 说说赵姨娘的好处 [2010/02]
- 感同身受,为啥反右 [2009/02]
- 娇小姐,小保姆,洋娃娃,土蛋蛋 [2009/03]
- 三十年前的泳装 [2009/03]
- 看看俺的“犯案记录“ [2009/03]
- 那一年,在小西藏 [2009/03]
- 瞧,彼此善待的女人多有福(照片为证) [2009/03]
“好母亲”可不是自封的,只有爱儿女同时也被儿女所爱戴的母亲,才是好母亲。我有两位好母亲。
两位好母亲是我的妈妈和婆婆。
妈妈和婆婆的家庭
背景,几乎是一模一样了:妈妈婆婆都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用现在的话说是“20后”。她们的父亲在那个时代,是为数不多的铁路工程师,常年飘泊在外,母亲是识文断字的家庭妇女,因为没有生儿子,就不够扬眉吐气地带着女儿们,留守家
乡,也因为这个缘故,父亲理所应当地再娶一房新太太陪伴左右,并且很快就有了能够传宗接代的宝贝儿子。消息传到家乡,原本就抬不起头的原配太太更加地没有了信心,再加上族人的冷嘲热讽,很快抑郁成病,不久便撒手人寰,没了妈的女儿们,只好背井离乡,按照信皮儿上的地址,千里寻父,几经辗转,找到了在铁路部门已经当段长的父亲,从此寄人篱下地和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
们生活在一起。
但是妈妈婆婆的性格和处事,大相径庭,门户相当的两个家庭给我送来了两个很不相同的伟大母亲:妈妈以豁达的“放得下”,而深受晚辈的
尊敬,婆婆则以积极的“拿得起”而深受晚辈的喜爱。
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吧:
2000
年,我邀请父亲母亲来美探亲,二老抵美后不久,岁末,老公的公司面临重新组合重新开张的混乱局面,为此,老公心事重重,每天回到家里,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偶有交流,也是心不在焉,为此我觉得怠慢了远道而来的父母,便向父母解释,希望父母能够谅解。父母闻之哈哈大笑,没有一点儿怪罪的意思,母亲更是宽慰我:放心吧,我的闺女姑爷都是有福之人,我会算,
新年一到,姑爷肯定喜笑颜开,更上一层楼。父母如此的宽宏大量,让我非常感动。籍母亲吉言,进入新年后,老公的新公司很快进入了正常的运转,不过母亲直到今天恐怕也没搞清楚老公是“卖木梳的还是当兵的”,只是坚定不移
地相信,姑爷是个有福的好姑爷。
2005年,婆母移民来美,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对老公公司的员工状况,比我都清楚:比如仓库
保管员,来自墨西哥,当年是从边境那边跑到美国这边来的,比如卡车司机的岳父岳母靠园艺技术发了家,因此对于种菜有很多心得体会,黄瓜要在旁晚浇水,这样才长得直溜,。。。。。再比如,我们
这个小区里,住了多少户人家,我家的后院长宽各是几百步,等等等等,婆母都了如指掌,同时身体力行地替我分担了不少家务劳动。
我
和老公有时候因观点不同,开展一些讨论的时候,母亲一般是不参与的,如果我非要逼着母亲表态的话,大多数的时候,母亲都要站在姑爷的一边,和稀泥。如果实
在觉得我需要帮助的话,也无非是“讲讲家和万事兴”“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硬道理;婆母则不然,她总是饶有兴致地加入讨论中,大多数的时候,把老公所要表明
的重点,再强化突出一番。在我满地找牙的危急时刻,婆母会及时地下达停火命令。
前
一阵某城某论坛开控诉父母的大会,打电话和母亲闲聊,把这事讲给妈妈听。母亲开玩笑地对我说,“运动来了,如果你想参加控诉的话,就控诉我好了.我想我总归会有伤过你的地方
吧,把这些说出来以后,你轻松了,我也解脱了,要不然欠了你的,我自己还不知道呢,不过你的控诉对象只限于我,就事论事,千万不可扩大化,引申化”。我是知
道的,只要儿女心里感觉舒服,妈妈是不会在乎控诉或者赞美.,因为妈妈对此看得开,放得下。
婆婆听我讲述了网络论坛对做父母的批评
之后就说,“听听,做父母的并不都像咱们这样一心为孩子着想,一切为了孩子的,有些做父母的的确很自私,做自私父母的孩子真的很可怜,倒倒苦水也是应该的。不过,毫无感恩之心的不孝不仁之辈,也是有的,控诉父母有失厚道,不应提倡。”婆婆的这番话,体现了很高的原则性。的确,婆婆爱孩子,为了儿女,年近八
十高龄,老人家还是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我们家里的家务事,婆婆样样拿得起。对这样的母亲,做儿女的还有什么理由说三道四呢?
妈妈婆婆都是老年人,需要适时
适当的“进补”了。婆婆会很认真地搜集进补良方,比如如何炮制以蒲公英为主的野菜汁,以萝葡婴挂帅的蔬菜汁,并且决不是说说就算了的纸上谈兵,而是严格遵
循配方,进行一丝不苟的实践,甚至像“果醋一咕嘟”这种很难让人“拿得起”的计量步骤。妈妈则不然,她认为寿命长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天意为
主宰的,因此她能持“放下”的态度,一方面不忌口,另一方面不进补,“人活着不单靠食物”,满有喜乐地活着,才是人生最幸福的。妈妈的进补配方很简单,从
心所欲不逾矩。
无论是拿得起,还是放得下,无论是积极参与,还是信任交托,两位母亲,言传身教地为我做出了好榜样,不知道将来我是不是孩子们眼里的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