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中美开战了【转】 [2010/11]
- 家有泳池 的烦恼 [2011/06]
- 美国人看美国:美国的言论自由及其后果 [2011/01]
- 向奥巴马总统紧急请愿书:抗议种族歧视,发出华裔声音!请签名,请转发! [2012/02]
- 女儿对身份的认知迷思:“妈妈,我羞为半个中国人!” [2011/10]
- 俺当外婆了! [2011/12]
- 回国见闻 (2012-5)耶, 结婚了! (现场实拍,高清多图) [2012/03]
- 国内见闻(12-8) 空姐说英语,俺要跳机了! [2012/04]
- 老美也疯狂(二):卡尔的故事之 打乒乓 [2011/10]
- 回国见闻 (12-9) “向骆家辉学习!” 市委书记说了! [2012/04]
- 回国散记(10):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10]
- 一个美国人的反思:“中国有限公司” [2011/04]
- 回国见闻(2012-3) 北京黑车不见了! [2012/03]
- “我的宫缩正在融化” (18岁+) [2011/04]
- 越洋访谈(一):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的陈光诚事件 [2012/05]
- 最近村里很黄很俗!(勿对号入座) [2011/09]
- 丹奇海归,告别乡亲! [2012/04]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 (九) (18+++ 爆笑) [2011/11]
- 丹奇即将移民希腊,各位村友,再见了! [2010/04]
- 洋侄女的中国胃 [2009/08]
- 丹奇嗜酒记 [2009/06]
军妈日记 (6) 童子军去野营
丹奇(2011年3月21)
儿子加入童子军后,军训活动接二连三,老妈有些眼花缭乱。紧赶慢赶,跟在儿子身边,分享儿子成长的快乐,体验一种崭新的经历,并乐在其中。老妈惊呼:六年来组织竞选,参政服务社区的日子里,耽误了多少陪孩子长大的宝贵时光啊,内心的愧疚令咱懊恼不已。自从当上军妈后,咱明确了自己和孩子前进的方向。
这次的野营上周已获得通知。这是787营两个月前就已经定下的活动。刚好有一个空位,给咱赶上了。野营(Camping),那是一家老小最喜欢的活动。早几年,孩子他爹经常纠集妹夫一家去海边钓螃蟹。俩连襟都是鬼子,很有些共同语言,咱乘机抓着妹妹替俺照看俩小鬼子。连襟们把钓螃蟹的筐子扔进水里,就着啤酒瞎侃。帐篷外,沙地上燃起篝火,萤火虫在草丛中翩翩,蹒跚学步的儿子和牙牙学语的女儿在拂面的海风中,用五彩的小锹和小桶,堆沙嬉戏。然后便回到帐篷里听妈妈和小姨拉家常,讲过去的故事。
孩子们长大后,对野营热情万丈,无比向往。 经常在家里的客厅支起帐篷,晚上就睡在帐篷里“野营”。听说马上要真的野营,老妈老爹的兴奋也不亚于俩小鬼。这不,老爹提前几天已经把野营的家伙什进行了补充,买来了一对新的折叠椅,荧光棒照明电池充电的马灯(比汽油马灯安全多了)。帐篷是现成的。还给俩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全新的睡袋。野营的食物那是必备的。老爹从小野营,老童子军战士,经验丰富着呢,咱又当回甩手掌柜。
今天周六,孩子们的钢琴课都在上午10点半到12点之间相继进行。在大人小孩的高涨热情中,把野营的物件搬上车,塞得满满当当后,俺们就直接开赴不远处的音乐学校。俩孩子还算专注地完成了钢琴课程,然后把欢喜的心放飞,一路叽叽喳喳,老爹开车向着营地出发。好在营地就在Huntsville 国家公园,离家也就不到一个小时的行程。在一路的明媚阳光沐浴中,我们顺利到达91号营地。这是一个美丽,浩大的公园,似乎专门为野营准备的,每一个营地都有一段水泥双车位停车道,一个野炊的炉灶,一个挂钩,空旷的草地用来扎帐篷。放眼望去,早已有许多帐篷掩映在参天大树丛中。离营地不远处,便是碧波荡漾的环山大湖,供人钓鱼的栈桥伸展在湖中,与整个营地浑然一体,尽显安逸恬静之美。
我们抓紧安装帐篷。儿子递钩子,老妈固定四角,老爹熟练地穿蓬架,不一会,帐篷搭建好了。女儿兴奋地把睡袋,枕头,等搬进帐篷,儿子一头栽进来,和老爹老妈玩在一堆,女儿天真地说:妈妈,咱们就住在这里,不回去了。儿子说:妈妈,咱起码要在这里住一个星期。看着欢天喜地的孩子们,俺心里很感慨,放着几千尺的大房子不住,却对大自然中一个小小的帐篷如此钟情,这是什么精神?这一定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
不一会,营长GAIL 来通知,童子军们要集中进行自行车环游营地活动。儿子把山地车和头盔带上,咱背起相机,到营地中心集合。小伙伴们都到齐后,Brendon 教导员便开始训话,重申在营地骑单车的规章制度和交通规则。可算大开眼界。虽说咱在国内骑了半辈子单车,居然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手势表达转向的需要。原来与开汽车需要掌握的规则相似。没有指示灯的自行车,要右转,需要用左手弯曲,巴掌向上。左转则左手向左伸展。停止前进则左手臂向下,掌心向后。咱和儿子听的很认真。不一会,大伙便出发了。营长骑车带路,一串童子军跟在后面,煞是一幅生动的风景画。
单车环游营地活动结束后,是钓鱼活动。一个童军家长给童军们做指示,训练大家关于钓鱼的基本常识,包括多大的鱼可以保留等等。我们带来了两根鱼竿。这也是老爹的拿手好戏。却是女儿和儿子买了鱼竿一年后的首次。大伙来到伸展到湖中的丁字形栈桥,摆开阵势,开始垂钓。儿子兴奋紧张不敢甩钩子,试着握住鱼竿后,还是放弃了。女儿则挺放松,潇洒地把鱼钩给甩到了远处,然后咧着小嘴,自豪且羞涩的看着妈妈,等着俺的表扬。老爹给儿子示范了几次,还是让儿子自己甩出了鱼钩,试验几次后,终于成功了。小小子激动和不安交织,紧紧地握着鱼竿,聚精会神地关注着橘黄色的浮子,看鱼儿是否来咬钩。
栈桥上挤满了钓鱼的大人小孩。但都没有多少收获。唯独教导员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小鱼,还让大伙激动欢呼了一番。但是,经过目测,发现钓上来的鱼不符合收留标准,尺寸太小,必须放生。通过此番钓鱼,放生,教导员和大人们教育童子军们,要自觉遵守规矩。美国的鱼鸟狩猎有许多很严格的纪律,不得违反。即使单独作业,没有人监督,也要做到自觉遵守。我早年随他爹打猎的时候,已经领教过他的严格自律。也见识过我妹夫钓到不合尺寸的螃蟹要放生被初到美国的妹妹耍赖不放的时候那份坚持原则。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是在这些小事上,一桩桩从孩子开始灌输。
夜幕降临了,各种各样的马灯照亮了营地。高年级的童子军哥哥们(虎军,熊军们, Weblos)在教导员的指引下点燃篝火。 童军们从三根树枝开始用火柴点着后,在周围一圈一圈地搭起柴火,很快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讲故事,唱歌,阵阵欢声笑语,在寂静的山林里回响。儿子和女儿在闹腾了一天后,开始迫不及待地钻进帐篷酣睡起来。咱也抵不住疲惫,头枕晚风,脚抵浓雾,在涛声阵阵的营地安然入睡。
次日凌晨,有着早醒习惯的俩小鬼,早早地穿戴整齐,嚷嚷着要去钓鱼。老爹老妈也不甘落后,利索地收拾好钓鱼竿,领着孩子们再次来到栈桥。清晨的湖面上,徜徉着一群野鸭子,他们悠闲地浮在水面上,偶尔会有一只鸭子似箭般在水面俯冲而行,把平静的水面犁出一道白色的浪花,煞是好看。一夜之后,湖里也多了许多水草,鱼钩和鱼线时常被水草缠住,便多了许多鱼儿咬钩的假象,令孩子们空欢喜一场。
回到营地集合地,远远地看见几袋垃圾高高地悬挂在空中,颇有特色。那是为防止晚上出没的动物翻找食物而设计的垃圾悬挂法。大伙的自觉遵守,令营地始终保持了干净整洁。集体用过早餐后,童军家长们积极主动地把头晚悬挂的垃圾卸下来,送去稍远处的垃圾站。童军们则在周围搜索着漏网的垃圾,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早餐后,营长宣布了最后一个节目:爬山(hiking)。德州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咱四处张望一阵后发现,营地海拔最高的东西除了那些茂密的树林,就是一间厕所,然后是大伙的汽车了。再高一点的便是大家的帐篷。在如此平地爬山,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队伍出发前,营长又是对童军们一番训话和教导。并重申了“LEAVE NO TRACE BEHIND”(不留任何痕迹)的原则。教育孩子们野营结束后,要清理自己的营地,更要清理公共场所,不留一点垃圾给后面宿营的人。童军们认真地听着。然后便欢快地开始“爬山”—顺着羊肠小道,绕公园一角一周,偶尔有一个小小的坡度,让一些体积稍大些的家长有了“爬”的感觉而气喘吁吁了。
回到营地,营长又给了童军们一个惊喜:凡是参加过钓鱼,单车游和爬山的童军都将获得这三个项目的奖牌,穿在皮带上。各种活动的奖牌每三个月发放一次。这好消息让老妈替儿子欢喜不已。哈,儿子参加童军半个月来,已经赢得了四块奖牌,朝着38快奖牌的目标稳稳地进发。这些奖牌不但是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奖励,也是他们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奋发向上,走向健康人生的一个个坐标。儿子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进步,性格也日趋稳定和成熟。令老妈和老爹欣慰不已。
两天一夜的野营结束了,一阵风的速度,我们已经收起帐篷,装车出发,迎着西下的夕阳,留下无限的欢畅。Huntsville 国家公园,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我的帐篷我的家
整装待发
军旗飘扬
湖光山色
这么多鱼竿,鱼儿还会上钩吗?
有规矩就要遵守,不然,鳄鱼找你!
篝火是这样升起的
垃圾挂在半空中
我们走在大路上--号称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