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中美开战了【转】 [2010/11]
- 家有泳池 的烦恼 [2011/06]
- 美国人看美国:美国的言论自由及其后果 [2011/01]
- 向奥巴马总统紧急请愿书:抗议种族歧视,发出华裔声音!请签名,请转发! [2012/02]
- 女儿对身份的认知迷思:“妈妈,我羞为半个中国人!” [2011/10]
- 俺当外婆了! [2011/12]
- 回国见闻 (2012-5)耶, 结婚了! (现场实拍,高清多图) [2012/03]
- 国内见闻(12-8) 空姐说英语,俺要跳机了! [2012/04]
- 老美也疯狂(二):卡尔的故事之 打乒乓 [2011/10]
- 回国见闻 (12-9) “向骆家辉学习!” 市委书记说了! [2012/04]
- 回国散记(10):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10]
- 一个美国人的反思:“中国有限公司” [2011/04]
- 回国见闻(2012-3) 北京黑车不见了! [2012/03]
- “我的宫缩正在融化” (18岁+) [2011/04]
- 越洋访谈(一):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的陈光诚事件 [2012/05]
- 最近村里很黄很俗!(勿对号入座) [2011/09]
- 丹奇海归,告别乡亲! [2012/04]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 (九) (18+++ 爆笑) [2011/11]
- 丹奇即将移民希腊,各位村友,再见了! [2010/04]
- 洋侄女的中国胃 [2009/08]
- 丹奇嗜酒记 [2009/06]
军妈日记 (9) 你懂得借书吗?
丹奇 (2011年3月23)
作为童子军升级步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儿子和他的小战友们被要求对本地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一次访问,办理自己的借书证,并学会借书还书的手续。这对一群年龄在6岁到8岁之间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令人向往的。这个访问就定在周三傍晚6点半。儿子放学回家后,就开始兴奋地问啥时出发。并自觉地把军服换上。把黄领巾戴上。便催促老妈快走。俺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带他和姐姐到Walmart 为他的摄影项目冲洗照片。与其他时候不同的是,儿子今天没有直奔玩具区找枪,而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俺在教学区溜达等待照片冲印出来。儿子看中了一款自动刨笔机,女儿看中了一幅填色的画板。各取所需后,离图书馆集合的时间刚好,于是直奔而去。
来到图书馆,队员们和家长们都已到齐。营长讲解了具体要求,指示孩子们在图书馆内必须安静,守纪律。童军们敬礼表示回应。一行20多人进入图书馆,早有馆员等候在此。她领着小童军们先到宽敞的阅读区,图册区,儿童读物区,逐区介绍。孩童们跃跃欲试想开始找自己喜欢的书。这时,馆员开始给各位家长发放孩子借书证的申请表格。并为然后带领童军们到电脑前,介绍如何在电脑上查询要借的书,以及在自动借书机上如何独立作业,完成借书程序。关于还书方式,馆员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还书的窗口,童军们迫不及待,一个个好奇地跳起来查看那个小小的窗口里斜面滑板如何把书滑进里间的筐里。并到里间观察图书馆员是如何收集归还的书。
这些程序对与大人来说,虽然做一次就会。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新鲜。儿子在咱办好他的借书证后,就急不可待地抓着咱的手,往儿童读物区奔。找到两本介绍鲨鱼的读物,一本飞机读物后,便兴冲冲地要CHECK OUT。女儿早已找到数本自己喜爱的读物。咱也赶紧为自己找到几本有关德州政治学的书,一起来到借书机上,全部让儿子一人操作,一气呵成。
按照升级要求,儿子除了访问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还必须写一封信或一个短故事,读给家人或小组听。并制定一周活动表,记录一周的活动情况,并读给家人或小组听。如此,才能获得阅读和写作奖牌。
这些密集训练,已经开始让军妈觉得跟不上趟,因为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大人的参与,与儿子一起互动。大人的参与,除了有启发和监督的功效,还加强了亲子关系。所以老妈再辛苦都要积极配合。在他还不具备女儿的自觉性的情况下,督促儿子完成这些功课因此也变成老妈的任务。希望在家里基本不听指挥的儿子,能一如既往,保持高涨的革命热情,为童军事业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