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中美开战了【转】 [2010/11]
- 家有泳池 的烦恼 [2011/06]
- 美国人看美国:美国的言论自由及其后果 [2011/01]
- 向奥巴马总统紧急请愿书:抗议种族歧视,发出华裔声音!请签名,请转发! [2012/02]
- 女儿对身份的认知迷思:“妈妈,我羞为半个中国人!” [2011/10]
- 俺当外婆了! [2011/12]
- 回国见闻 (2012-5)耶, 结婚了! (现场实拍,高清多图) [2012/03]
- 国内见闻(12-8) 空姐说英语,俺要跳机了! [2012/04]
- 老美也疯狂(二):卡尔的故事之 打乒乓 [2011/10]
- 回国见闻 (12-9) “向骆家辉学习!” 市委书记说了! [2012/04]
- 回国散记(10):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10]
- 一个美国人的反思:“中国有限公司” [2011/04]
- 回国见闻(2012-3) 北京黑车不见了! [2012/03]
- “我的宫缩正在融化” (18岁+) [2011/04]
- 国内见闻 (12-21)西南王不在,重庆安否?--- 后薄熙来时代重访重庆 ... ... ... ... ... [2012/06]
- 越洋访谈(一):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的陈光诚事件 [2012/05]
- 最近村里很黄很俗!(勿对号入座) [2011/09]
- 丹奇海归,告别乡亲! [2012/04]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 (九) (18+++ 爆笑) [2011/11]
- 丹奇即将移民希腊,各位村友,再见了! [2010/04]
- 洋侄女的中国胃 [2009/08]
- 丹奇嗜酒记 [2009/06]
丹奇 (2011年3月26日)
前言: 儿子的爷爷是美军二战老兵,外公是共军军校教官,儿子说长大也要当兵
别看俺的军人情结挺重。从小梦想当军人,成年希望当军嫂,中年终于当军妈,就没断过自己那从军的念想。但所有这些情结里,与暴力和战争相关的枪压根不沾边。咱敬慕的是军人的正气,刚强,英武,强壮,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平时喜欢看战争片子,每次都看的热血沸腾,热泪滚滚。随着影视剧英雄们的牺牲对于枪便多了一份神秘感和潜在的恐惧感。
记得俺上大学参加军训,第一次摸到枪时的兴奋和紧张,便伴随了咱整个的军训。从练习瞄准,到实弹射击,再到拆枪保养,俺曾经是班上的一把好手。然而,对枪还是没有喜爱起来。我想大概这就是男女之间的区别。女孩天生不是玩枪的。而进一步验证这个真理的便是俺的儿子。他对枪的痴迷程度,令人不可思议。
几十年前,还没有玩具枪问世,俺弟弟玩的就是军人出身的老爸用木头削的手枪。弟弟绑上老爸的军用皮带,带上老爸的军官帽,腰里别上这把木头手枪,在校园小伙伴中可是神气的很。进入20世纪,各种各样的玩具枪充斥于市,俺儿子爱枪的天性一触即发。从第一把长枪开始,到上周末缠着咱买的AK-47, 儿子已经拥有长短枪几十条了,比起沙家浜的胡司令那会要富裕许多。在街坊邻居孩子们中间就可以拉起一支不小的队伍。
儿子个性内向,腼腆。在家里是老妈的王,在外面是个乖巧的主。早两年,还经常被俺家邻居比他小一岁的小胡安欺负的哭鼻子。曾经试过送他到少林功夫学院学点拳脚,也好自卫。但是,儿子不喜欢,就没勉强。儿子爱枪。见到不同款式的就要,家里那么多枪,亏他还记得哪个款式是稀缺的。不买就耍赖。执拗的脾气,九条牛都拉不回来。了解儿子秉性的娘,只有顺着他的驴脾气。就这么着,大凡商店里有的枪型,基本买全了。每次获得满足的儿子,就会很温柔地给老妈一个轻吻,仿佛触摸到儿子那颗柔软的心,老妈就会晕乎乎地投降原先的不满情绪早就跑到爪哇国了。
儿子拥有如此多的枪支,这下可把邻居孩子们羡慕死了。儿子无形中成了这条街孩子王。个子比他大很多的黑人男孩子,居然也成为了儿子的好友。原因是,儿子很豪爽,大方地让大家玩他的枪。咱教导儿子,当好“领导”(leader),公平游戏,玩枪战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能打架,儿子很郑重其事地承诺。果然,从没有听到任何纠纷的产生,更多的是儿子跟伙伴们讲解哪种枪什么性能,如何玩。一伙孩子,一窝蜂地跟在儿子 后面,在俺家冲进杀出,闹腾个够。咱就只有端把椅子,坐在前院观敌瞭阵,同时手也不闲,在贝壳村耕耘。有时候,儿子还变着法子让老妈也给他的好友买枪。如此大方却也少见。
儿子爱枪的习惯,除了天生的因素,还有他爹的后天培养。爹地是个好猎手。儿子出生前,经常去猎鹿,猎野羊。咱家墙上挂满了漂亮的鹿头标本。天上的飞鸟爹地也能出枪即得。只是俺心里常常涌起慈悲之念,看不得爹地杀生。就严厉禁止了爹地的打猎兴趣。也把墙上的鹿头标本给扔进了车库,理由是,血腥太重,心内不安。不管爹地如何解释打猎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打猎在美国是很普通的体育活动(sports),也是有效管理野生动物繁衍的手段,因为美国的渔猎活动都有严格的措施。爹地不打猎了,但家里还有几把枪。其中一把来福枪。还有一把有着80多年历史的家庭古董长枪,据说是我儿子他爷爷小时候靠挨家挨户卖糖果(现在的童子军任务之一)赚了19美金交给他爹买了送给他的。后来传给了我儿子他爹。他爹还要把这个传家宝传给儿子。不打猎了的他爹,看见儿子爱枪,便会把自己的枪搬出来,指导儿子枪的机能,原理,更教育他玩枪的规矩。让儿子在玩枪(虽然是玩具枪)的初级阶段培养责任感和谨慎的态度。
现代制造业水平很先进,玩具枪和真枪的外观难分真假。曾经因为这样的混淆,发生过一个悲剧:某警察因接报进入某人家里,看见一个男孩用一把枪对着他,警察立刻对小孩开枪。孩子当场殒命。后来才发现,孩子手中握着的是把玩具枪。虽然是误杀,但是那名警察因为承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而开枪自杀,酿成另一个悲剧。因此,美国重新立法,凡是玩具枪,必须枪头加上桔黄色的帽子,以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美国是一个合法拥有枪支的国家。既然不能指望禁枪,那就只有让孩子从小认识到玩枪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并培养安全守法的用枪意识。儿子现在已经很熟练地玩枪。比如不能枪口对人,只能在后院玩,不能在前院闹。制定的规矩基本都能遵守。这样,也让咱的心能够平安一些。儿子把所有的枪都陈列起来,供伙伴们欣赏把玩。有时候分配角色,大家在后院用靶纸练习瞄准。儿子期待着,哪天童子军军训的时候,可以有玩枪的活动。那时,他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后,渐渐的兴趣就下降了,没有朋友提醒,那些枪便静静地靠在前厅的沙发一角。这不,咱上周刚买的乒乓球桌,开始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就这样,老妈时常变着花样,把他的兴趣维持在康庄大道上。俺必须时刻准备着为培养儿子的高尚情趣比如弹钢琴,高尚品德比如加入童子军,为实现孩子的愿望前赴后继,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纪律性而不辞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