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中美开战了【转】 [2010/11]
- 家有泳池 的烦恼 [2011/06]
- 美国人看美国:美国的言论自由及其后果 [2011/01]
- 向奥巴马总统紧急请愿书:抗议种族歧视,发出华裔声音!请签名,请转发! [2012/02]
- 女儿对身份的认知迷思:“妈妈,我羞为半个中国人!” [2011/10]
- 俺当外婆了! [2011/12]
- 回国见闻 (2012-5)耶, 结婚了! (现场实拍,高清多图) [2012/03]
- 国内见闻(12-8) 空姐说英语,俺要跳机了! [2012/04]
- 老美也疯狂(二):卡尔的故事之 打乒乓 [2011/10]
- 回国见闻 (12-9) “向骆家辉学习!” 市委书记说了! [2012/04]
- 回国散记(10):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10]
- 一个美国人的反思:“中国有限公司” [2011/04]
- 回国见闻(2012-3) 北京黑车不见了! [2012/03]
- “我的宫缩正在融化” (18岁+) [2011/04]
- 国内见闻 (12-21)西南王不在,重庆安否?--- 后薄熙来时代重访重庆 ... ... ... ... ... [2012/06]
- 越洋访谈(一):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的陈光诚事件 [2012/05]
- 最近村里很黄很俗!(勿对号入座) [2011/09]
- 丹奇海归,告别乡亲! [2012/04]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 (九) (18+++ 爆笑) [2011/11]
- 丹奇即将移民希腊,各位村友,再见了! [2010/04]
- 洋侄女的中国胃 [2009/08]
- 丹奇嗜酒记 [2009/06]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母亲的许多第一次都是在这个小县城里受到洗礼的。不会生炉子,是邻居教的。不会做饭,也是一点点学。唯独做衣服,却是无师自通。母亲刚生下我,就决心自学裁剪缝纫。于是,从父亲(当时是行政23级,全县最高级别的干部)的70多块钱工资里,省下一笔钱,买了一部无敌牌缝纫机,和这本裁剪书。开始了自学成才。为全家人的四季冷暖护航。
母亲的心灵手巧,很快学会裁剪,缝纫。为全家解决了穿衣的问题。接二连三出生的妹妹和弟弟,给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的家庭增加了负担。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于是,母亲只有拆东墙,补西墙。把大人的衣服改小,给姐姐穿,姐姐穿不下后,给我穿。妹妹再接着捡“漏”。弟弟有时候,也得穿几个姐姐的衣服。全是靠母亲的一双手。对母亲的最早的记忆,便是母亲一天到晚坐在缝纫机前,缝纫机的哒哒声,便伴随着我们长大。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的缝纫手艺开始名声远扬,虽然母亲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文教师。但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给慕名而来的朋友做衣服。70年代谁都没有生意头脑,更何况我们是书香门第。母亲给大家做衣服纯粹是义务劳动。虽然没有金钱上的补偿,却收获了友谊,这对她这个“资本家小姐”,那是何等重要啊。尤其是当父亲被打成“军统特务”带着我们下放农村的那段艰苦岁月,母亲就是凭着自己的这双手,在那遥远的山村洋牯脑,,一针一线把全村老少的关爱缝进了我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