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在家中喜欢种什么花? [2009/03]
- 容易受伤的女人——王菲:送给ww及不要受伤的女人们 [2009/02]
- 关于恢复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仅供参考啦 [2009/12]
- 邂逅——美国三轮车(国会山附近)——热爱旅游(7) [2008/12]
- 赏秋——弗吉尼亚大瀑布公园(Great Falls Park)旅游(4) [2008/10]
- 但愿人长久——王菲:送给娃娃妹妹 [2009/02]
- 秀秀淘来的东东(一) [2008/11]
- 地中海邮轮游札记(二)——西西里岛墨西拿(意大利) [2012/02]
- 婚礼回眸 [2010/09]
- 给自己留一片瓦 [2011/03]
- 美国买什么颜色的车?(ZT) [2010/10]
- 孤独的游荡——新疆喀什游感(3) [2008/10]
- 你立遗嘱了吗? [2010/09]
- 拥抱——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2008/12]
- 茴香包子——奇迹 [2010/12]
- 美人肩与水库——北大荒知青生活(一) [2009/02]
- 谁能想到?——北大荒知青生活(二) [2009/04]
- 为什么很多男人没有男人味? [2009/08]
- 四合院与实力 [2009/04]
- 我的空中小院儿(北京) [2009/03]
- 你敢不给红包吗? [2009/11]
- 不容侵犯——真实的故事十 [2009/02]
- 该怎么教育他呢? [2009/11]
- 今天俺荣升了! [2010/07]
- 难过的我 [2009/07]
- 生日是什么? [2009/04]
- 你是老师吗? [2009/04]
- “着火啦!”——北大荒知青生活(三) [2009/05]
中国的日子是这样甜起来的(4)
——给海外华人一点感知
人才汇集的中国
人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增加了。猎头公司的猎头几乎无所不在,他们努力寻找并把控着中国的人才资源,调动着人才的走向。国家公务员也不拘一格用人才,例如企业工作多年的管理者不需公务员考试,就能调到国家机关成为部门领导者,成为复合型人才。
恢复高考到2008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共招生约5386万人。其中,1977年招生27万人,1978年增至40万人,到2008年已达近600万人,录取人数分别是1977年、1978年的22倍和15倍;录取比例也由4.7%、6.8%增至57%。上大学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
一位同事考入博士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完成学业后不久,被国家某机关聘为中层,因为有企业工作的经验,他在外贸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得心应手,并很快获得提升。
朋友在海外长大并获得法律硕士学位的孩子(中英文都能应用自如),被美国公司派往深圳工作,很快被猎头公司用30万美元的高薪聘请到上海的美国分公司工作,并同意数月后任职。让刚刚毕业两年多的孩子大为吃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的机会这么多且这么快捷。
留学归来的年轻人并不指望一步登天,他们大多数人的收入远不及国外,但中国的发展和腾飞给了他们更多的希望和前途,他们看重的是中国文化、环境和未来。
据统计1978年到1989年,留学回国的只有2万多人,到2006年留学回国的人数已增加到4.2万人,平均每三年增长一倍多。从1978年到2010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共有63.22万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留学人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校长中已占77%,在两院院士、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也占很高的比例。
目前中国正在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文化事业转为企业经营,例如电视台、报社、杂志社、演出团体等等,都要通过市场自负盈亏,这既带来机遇也充满挑战。吃大锅饭的人越来越少,混日子的人没有了出路,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状态。
优秀的人才,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基石。相信中国的人才需求正在达到高潮,来自世界各地真才实学的人们正被引入。像北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画廊和艺术中心一样,成为又一个丰富生活的支点。
展望前景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智慧和机遇都有不同,生活的境地也大庭相径。自身的能力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才有幸福的日子。
当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首努力拼搏奋斗的日日夜夜的生活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 丰衣足食,走向富强昌盛,面对强国时不再卑微。中国人民靠智慧和勤劳,屹立于世界之林。
即使生活在海外数十年的华人,一定也感受到中国发展给自己精神世界的鼓舞,及来自亲人们的稳定生活所带来的安宁。别人看我们的眼光已经不同,藐视和轻蔑慢慢改变为羡慕和尊敬,中华文化随之被越来越多地人们接受和推崇。
子不嫌母丑,当然更不会嫌母美丽。中华儿女没有不渴望自己的家园美好和强盛发达的。
不可否认,中国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差距,但参与并生活在其中才能感受到中国发展变化有多么大,珍惜平和安宁的日子对中国人来说多么重要。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任何人都不会希望国家动乱一片萧条,更何况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不容忽略的担负着世界大国和稳定世界经济的责任。
一个国家的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历史选择了它,而且让它顺利运行到今天。度过许多的曲折和危难,生命不息的中国人和中华民族,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前途,不折腾地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你知道吗?
2011年12月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