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在家中喜欢种什么花? [2009/03]
- 容易受伤的女人——王菲:送给ww及不要受伤的女人们 [2009/02]
- 关于恢复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仅供参考啦 [2009/12]
- 邂逅——美国三轮车(国会山附近)——热爱旅游(7) [2008/12]
- 赏秋——弗吉尼亚大瀑布公园(Great Falls Park)旅游(4) [2008/10]
- 但愿人长久——王菲:送给娃娃妹妹 [2009/02]
- 秀秀淘来的东东(一) [2008/11]
- 地中海邮轮游札记(二)——西西里岛墨西拿(意大利) [2012/02]
- 婚礼回眸 [2010/09]
- 给自己留一片瓦 [2011/03]
- 美国买什么颜色的车?(ZT) [2010/10]
- 孤独的游荡——新疆喀什游感(3) [2008/10]
- 你立遗嘱了吗? [2010/09]
- 拥抱——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2008/12]
- 茴香包子——奇迹 [2010/12]
- 美人肩与水库——北大荒知青生活(一) [2009/02]
- 谁能想到?——北大荒知青生活(二) [2009/04]
- 为什么很多男人没有男人味? [2009/08]
- 四合院与实力 [2009/04]
- 我的空中小院儿(北京) [2009/03]
- 你敢不给红包吗? [2009/11]
- 不容侵犯——真实的故事十 [2009/02]
- 该怎么教育他呢? [2009/11]
- 今天俺荣升了! [2010/07]
- 难过的我 [2009/07]
- 生日是什么? [2009/04]
- 你是老师吗? [2009/04]
- “着火啦!”——北大荒知青生活(三) [2009/05]
因为太喜欢看侦探小说(而且是外国的),收藏的书几乎都变成同类,什么抓间谍破奇案,失踪逃亡刀光剑影的,为了美化家庭图书架,给孩子树立榜样,只好自己跑图书馆了。
开始是去雍和宫附近国子监的首都图书馆,后来才知道北京的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忽必烈建成大都后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在大都东城崇仁门(今东直门)内建国子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正式营建是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1957年,国子监被划拨供首都图书馆使用。

不过国子监首都图书馆,那时在我眼里就是个大四合院,有前院中院后院和花园,进门有个刻满诗文石碑,然后是小径,通往后院。那有个可以坐200多人的阅览室,其实那是国子监的大殿,后院树木高大,遮住许多阳光,显出幽静和沉稳。
阅览室要上高台阶,用一块块很大石头铺的平台,四周是大理石做的围栏,围栏下面有碑石,上面刻着许多的文字。因为北京不少学校就设在大殿或庙甚至教堂的,对这些也就不足为奇了。阅览室里面的陈设很一般,桌子椅子都很旧,灯是家用的那种管灯,进门有个柜台式的桌子,后面坐着满严厉的管理员。
多年前为了在那个大阅览室占一席之地,经常天刚亮就跑去排队(那队伍有一里地长),看书复习考试,另外还可以和朋友们聚会聊天。借书则在东西厢房的小房间里,藏书颇为丰富,但感觉很拥挤很简陋。还有不少房间是馆员们研究历史整理书籍的办公室。
院子里的参天大树和花卉鸟虫、夏天充满知了的鸣声,在正午的酷热中有催眠安神的作用。大槐树下许多的碑文诗篇是我们不能读懂的,留在记忆里是未知的神秘和好奇。多少次我们抚摸着石碑仿佛触碰到古人的精神,却又不明真相,令人遗憾。
如今,国子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至今还没有对外开放。

修缮后的国子监
首都图书馆迁址东三环后,我常去紫竹院的国家图书馆,那是中国最大、藏书最多、最现代化的图书馆。1987年落成,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中国国家图书馆
每月至少一次,我不只是去借书,简直就是对这个图书馆的迷恋。那是一种丰厚、深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让人明白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看着幼稚的学生、沉稳的中年人和白发飘飘的老者迈着急速的步子穿行于各阅览室、借书室等地时,你会有一种不自觉的紧迫和自勉。你知道,时间是那么的短,书却那么的多,知识就像一座座山永远攀登不完。你明白,山高路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今天和明天。你懂得,书是昨天也是明天,不可缺少,但也如老子所说:“少则得,多则惑”。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正是这个道理吧。
借了书,我会去紫竹院公园小坐,感受微风吹拂到脸上,湖水荡漾在眼里,心慢慢地沉浸在自然中,有时耳边还会传来山坡上小亭子的歌声(群众合唱团),令人心旷神怡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