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在家中喜欢种什么花? [2009/03]
- 容易受伤的女人——王菲:送给ww及不要受伤的女人们 [2009/02]
- 关于恢复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仅供参考啦 [2009/12]
- 邂逅——美国三轮车(国会山附近)——热爱旅游(7) [2008/12]
- 赏秋——弗吉尼亚大瀑布公园(Great Falls Park)旅游(4) [2008/10]
- 但愿人长久——王菲:送给娃娃妹妹 [2009/02]
- 秀秀淘来的东东(一) [2008/11]
- 地中海邮轮游札记(二)——西西里岛墨西拿(意大利) [2012/02]
- 婚礼回眸 [2010/09]
- 给自己留一片瓦 [2011/03]
- 美国买什么颜色的车?(ZT) [2010/10]
- 孤独的游荡——新疆喀什游感(3) [2008/10]
- 你立遗嘱了吗? [2010/09]
- 拥抱——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2008/12]
- 茴香包子——奇迹 [2010/12]
- 美人肩与水库——北大荒知青生活(一) [2009/02]
- 谁能想到?——北大荒知青生活(二) [2009/04]
- 为什么很多男人没有男人味? [2009/08]
- 四合院与实力 [2009/04]
- 我的空中小院儿(北京) [2009/03]
- 你敢不给红包吗? [2009/11]
- 不容侵犯——真实的故事十 [2009/02]
- 该怎么教育他呢? [2009/11]
- 今天俺荣升了! [2010/07]
- 难过的我 [2009/07]
- 生日是什么? [2009/04]
- 你是老师吗? [2009/04]
- “着火啦!”——北大荒知青生活(三) [2009/05]
几天前收到老朋友晶的来信,谈到被雷击中而走了的小汪。老友在信中动情地描述了我没有见到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中。
小汪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不能忘记的一个人。大家从来没有把他当做“典型”来看待,在实际生活中他是一个很务实、肯干从不吹嘘自己的人!受处分、得癌症、锯掉一条腿,一连串的打击仍然坚强的面对,在坎坷的经历中变得更加成熟。当年,他年仅24岁,我所钦佩的是那种精神和毅力,这种人格的升华,在现代社会也并不过时!也许经历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不同,当今社会24岁的人,相比之下又是什么状况呢?
84年冬我曾回连队并专程到小汪的墓地去。他的墓离连队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在地势较高的南山坡松树林,十分幽静,前方鸟瞰连队,背朝“新农村”。北大荒的冬季白雪皑皑,墓地被厚厚的雪覆盖着,轻轻的拨开松软的白雪,墓碑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也许这里很久没有人来过,杂草长得很高。我们用铁锹清理了墓地,四周平整干净,在树林里折了一大把带绿色的松枝放在墓前,在那里呆了许久。小汪地下有知会很欣慰,有人千里迢迢来看望他。当年干农活时,经常路过这片松树林,夏季四周翠柏绿郁葱葱,各色的野芍药花、火红的百合花在墓前盛开。清晨,一层薄薄的云雾环绕在松林中,鸟儿成群的飞来,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声。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撒落在树木、花草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粒粒珍珠熙熙闪光。
夜晚,群星在湛蓝的穹幕中闪烁,北大荒的夜是那样的美、静谧。一轮明月升起,南山坡的那片松林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田野也照射在那片松树林中。我在连队呆了两天,得知连队大部分人搬迁走了,这些年来了不少新住户,对小汪一无所知,只知道山上埋葬过一位上海知青。老职工们很是热情,每户都住上了红砖瓦房,早年的土坯房已成为历史“古迹”。
故地重游,触景生情,一些当年生活的影子出现在脑海中,知青们盖起的大礼堂,逢年过节组织团支部在此自演、自乐,仿佛又听到了青年们的欢声笑语,如今已成为仓库,舞台上挂满了蜘蛛网。在“猪号”的那些日子里,最开心的是赶着猪群“老少几代”200多头,前呼后拥,来到割过的麦地里“放风”。我坐在不远的树荫下,看着它们拱地寻找食物,有三十多头三个月大的小猪,胖嘟嘟的在地里嬉耍,喜欢这自由自在的时刻,有的还跑到我身边围着转一圈,“吻吻”你的鞋带,时间久,对你熟悉了,它们也会表示友好的,猪其实也是有灵性的动物。远处,山峦重叠树林茂密,蓝蓝的天上晴空万里,飘动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的麦田随风起伏,红色的康拜音像一艘红色的帆船在金色的海洋中行使。在北国的边陲,一位放猪的小姑娘深深被这大自然的景色所吸引。那时就是这么简单“生活再苦也要努力工作,边疆真美。”
清早,即将离开连队,抬眼望去,南山坡的那片松林在霞光中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劲挺拔。连队、松树林、送别的老职工,在我的视线中逐渐消失。以后可能不会再有机会来这里,但我相信所有在这生活过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永远长眠在北疆和我们曾同甘共苦的——小汪。在大家的心目中永远定格在那个鲜活、真实的24岁顽皮、活波倔强年轻人的美好印象中。
时过境迁,连队知青一个不剩全部都走了。也许当年他的父母把他的骨灰选择安葬在北大荒是个错误?!这不是他本人的意愿,他的最后要求是把骨灰撒了,免得父母难受。小汪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是一个要强有自尊的人,不需要别人的怜悯,这是一段凄美、感人的故事。
完达山下饶力河畔那片静谧的松树林,永远不会从记忆中抹去。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奋斗的足迹,记载着奉献的青春。尽管艰苦、磨难不堪回首,但对于我们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