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乱象丛生,还是飞速发展?对母国的描述,看法常常南辕北辙,甚至引来争吵,谩骂。今天我也严肃一回。看看能否对祖国的建设出一分力。
工作中有机会参与“SITE VISIT”,被VISIT或VISIT别人,从中颇有启发:
如果中国能切实引进美国的“SITE VISIT”,严肃对待,不必奢谈什么民主改革,社会的进步是不在话下的。
直接的翻译可译成实地考查,但现实中比这要严肃,严重些。其结果可决定被考查者的存亡。在国内时也知道有此类过程,但来者是直接的上级机关,如高校由教育部检查,医院由卫生部检查。互为上下级,大多认识,甚至很熟。“地道的招待”大家心知肚明,我就不必详述了。会上洋洋大篇,你好我好的也就混过去了,有时还真取决于你的接待水准。
美国的体制是完全不同的。来检查的不是什么大员,多是同行,一般不太认识,是主管部门在许多人选中挑选的,多由专业,法律,行政等各类人才组成。被查者必须事先准备好“SELF STUDY”,常洋洋几百页。来者主要是看你自己写的“SELF STUDY”。譬如你写“公车必须由穿制服的法警驾驶,只能因公出车”(那伸腿被擦鞋的例子),理论上就得检查你的用车记录。某天,某某因出庭用车4小时。出车人及审批者都有签名。(如记录有造假,那是极大的错误!)团队会分别与领导,教师,职员,学生等不同角色面谈,从对话中检查你的SELF STUDY 的真实性。书面记录的完整,是至关重要的。记录有错也不能用涂改液。用一根线划去(以保持原记录),再签上INITIAL.
几天下来会有个“EXIT MEETING”,告知你们有多少问题,哪些是必须立即解释,或采取措施的,哪些是希望能改进的。单位有申诉的权利。被查单位几天后会收到该团队的书面文件,听取你们的意见后报告主管部门并提出建议,包括让你关门!但大多是列举须改进的条款,改正后应报告上级,也是下次VISIT会检查的内容。
有些是不必强调的,就是贿赂问题。在美国我没看到这个问题,我们最多被招待有壶咖啡,随时可以饮用而已。
其次结构问题,不是上级检查,而是无直接关系的同行。再则是标准是你自己定的,我只是看你是否按这个办事。
中国如果能把高校与医院的“SITE VISIT”与国际接轨,那会是改革路上的一大步。比如说医生的收入与开药的价格接轨,是没有人敢写进去的(当然你如写了,我是会建议立即关门整顿的),但你不写却依此行事,就是“不一致”了,是大事。
一直有帮助引进此机制的想法,但挺困难的,在位上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