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今年的重阳节是在上海过的。高,糕与老是该节气的重点。各里弄,小区都给老人送了重阳糕,媒体对“老”也有连篇累牍的讨论。自己有亲戚自制的松糕,味道尤其亲切,又无污染之嫌。也不会忘了登高,与家人一起去了美其名曰“佘山”的上海附近一个小土墩。虽说土墩一个,也算有历史的胜地。上面的气象台与天主教堂都赫赫有名。还有那附近的辰山植物园也值得一去。
关于老人,小时候的记忆是这样的,当初八,九十岁的老人的确不多。一般他们尚能灶下烧火,台上炒菜,养鸡喂鹅,闲来搓麻绳,纳鞋底。后来动得少了,慢慢睡得多了,最后赖在床上了,家人和他/她自己都知道来日无多了,就在一天早上,发现没醒过来,走了。
如今生活变了样,医术越来越高,八,九十岁稀松平常了,毛病也就多了。养生之道就大行其事,人人都知道,健康第一。癌症,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患和后遗,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生活质量。更由于,国人大多五,六十岁便退休,另一半的生命如何渡过,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在那些药房或医疗器诫商店里,老人们与推销人员斗智斗勇的镜头是当今特色;公园与小区空地上,跳舞的,打拳的,跑步,推手,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公共的,私人的麻将馆星罗棋布,到处一片哗啦啦。小赌固然怡性,但也有输急了,倒在麻将桌上的。
养老的问题涉及到每个家庭,你年轻,也有父母。敬老院慢慢多了,依然不够。也有消受不起的,更有服务水准问题。我对进入这样的地方也有抵触,那气氛实在沉闷,有点苟延残喘的味道。哥哥入住的延吉养老院算上海,乃至全国典型,没多少可抱怨的,但收费较高,每月八千。
国内对老年痴呆症命名的讨论也异常热烈,我觉系多此一举,有什么侮辱,敏感的,听惯了就好。但看来会改成“脑退化病”或诸如此类的名称。不去管它了。
人类总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走过头了,在抗拒衰老与死亡上,也一样。就拿我们体内的机制来说不也一样吗。免疫系统非常重要,无人不知,但它的紊乱导致了多少难治的顽疾。那有清道夫之称的吞噬细胞,肩负清除血管内杂物垃圾的责任,但久而久之,它自身,连着吞进去的东西,变成动脉内的版块,俨然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上海一句老话叫到啥山,捉啥柴。意即见招拆招,事先想太多无益。后五十年整天想保命,不如干点事,大的小的都可以,助人一定益己!
我的家庭医生看到此文又要生气了。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