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因为在美华人里,这是个占比重较大的行业。即使你现在收入以 Million 来计,出入“主流社会”,也可能在你攻读的时期,曾“到此一游”。或许有不愉快的回忆,但他们毕竟在财务上,帮了你一把!
周围的朋友。乃至亲戚,都有从事此行的。大都经济是属中上,也有奔波多年,马马虎虎的。一位在外州的亲戚(关系较远),经营上有一套,开餐馆有严格的 SOP。开了一家又一家,请经理代管。不能打听隐私,但看样子年收入是一定过 M 的。
也有在外面挣足了,回国发展,最后血本无归,当然也有成功的。下面介绍的内容,我不是原创但想与大家分享这段真实的故事。
福建人安琪偷渡美国,经过半年,历尽艰辛,她才终于抵达美国。之后,她和1999年进入美国的福建同学Danny都取得了绿卡并结婚,生育了两个女儿,目前在纽约曼哈顿经营着一家名为“长城”的中餐外卖店。辛苦打拼十年,拿到绿卡,直到二女儿出生前一个小时,她还在店里炸鸡块。在她的家乡,数十万人翻山越洋,用集体意志完成史诗般的人口迁徙,背后饱含辛酸、恐惧和奋斗。
安琪的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出生,也都在三个月大时送回福建,交由父母抚养。2009年送别大女儿依依时,安琪难以忍受思念之苦,决心脱离打工,尽快赚钱将女儿接出来,长城餐馆才由此开张。
长城餐馆在24小时运行的地铁出口,价格低廉份量又足,生意不断。这样的餐馆,纽约有数千家。近二十年间,“做餐馆”是每一个在美福州人的图腾。
安琪店里的伙计也几乎都是偷渡出身。小柯是安琪的妹夫,在2010年经墨西哥进入美国,由蛇头带领在得克萨斯州徒步疾行三夜,走到双腿浮肿、神智不清,并躲避警察追踪,才抵达休斯顿,再转车到纽约。幸运的是,有家人接应,他在一年内拿到绿卡。
炒锅师傅东东来自长乐金峰,出来已有4年时间,妻女都在国内,暂时还未取得“身份”,所以无法回家。他每周工作6天,月薪3000美元,几乎都积攒下来,一部分寄回家,余下的清偿偷渡费用。
餐馆如战场,一天工作12个小时,动作快得风驰电掣。安琪身兼数职,随时都要替补上,炒锅、打包、炸鸡样样都得干。作为老板娘,她的唯一特权就是干得更多。
墨西哥裔员工布法罗。餐馆后厨狭小,员工间互相开玩笑成了最好的解闷方式。通常针对偷渡客的报道含有偏见,执着于人口走私,而他们真正的想法往往只是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好点。
布法罗的妻子留在墨西哥,他说自己的最大梦想是就是再干几年,回到村里盖一座大房子,和老婆孩子生活在一起,工作不用那么辛苦。平日里布法罗也有寂寞难耐的时候,他们会有自己的特殊渠道打发寂寞。
安琪夫妇每天上午10点起床前往餐馆,11点开门营业,下午4点半不忙的时候才吃中饭,晚上11点再吃晚饭。安琪生完小孩后对身材不满意,一直努力“减肥”,她的“中餐”是一碗空心菜。
临下班前,老板Danny在翻看当天的中文报纸,黎明离婚的消息占据了大块版面。长城餐馆远离唐人街,日常交流都是英文,在唐人街的餐馆往来多是华人,电视放央视4套或者《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节目,恍如中国小镇。
晚上12点半,安琪拉下卷帘,准备打烊。纽约10年,她没有去看过自由女神像,没有出州游玩,没有回过一次福建老家,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天天如此,近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我们一辈子都在还债:先还偷渡的债,再还包餐馆的债,最后还买房子的债、子女的债。太累了。
凌晨1点回到家后,此时中国正好白天午后,跟孩子QQ视频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安琪两个女儿都是出生三个月后送回福建。这么大的孩子,耳膜已相对健全,越洋飞机起降的气压变化对其损伤没那么大;更重要的是,孩子越大越可爱,大了就不忍心送走。
在福建长乐、连江,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上百人在海外,很多村庄已整村迁移,空荡荡只剩下老人。长城餐馆、福州人,只是一个小剧场,亦是百年华人移民史的一个缩影。近年偷渡者日益稀少,合法移民的新贵则日增,一个时代在慢慢过去,但故事仍未完全被讲述。
在福建长乐、连江等地均可以见到大量“洋娃娃”。他们的父母背负偷渡身份在美国打拼,诞下孩子后即送回福建老家抚养,待孩子长到学龄再接出国上学。据福州市侨联统计,目前寄养在福州的美国小公民约有1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奇特的人流对换,千百年所未见。而现象背后的情感债则无法估量。
在美国抚养孩子费用不菲,年轻的父母往往选择在婴儿3~5个月大时,托亲友或特殊渠道将其送回福建老家。费用是出对方机票,外加1000美元。图为曼哈顿唐人街怡东楼旁的一家商店挂着中美间托运小孩的招牌。
他们的父母被外人熟知的名字是“偷渡客”。他们靠白手起家,还清灰色身份的费用。偷渡费用已从早期的1.5万美元涨至8.5万美元,为取得合法身份打移民官司的律师费用约是1万美元,结婚花费数万美元,这些钱都要靠餐馆、美甲店打工赚得。
婴儿抵达家乡后,就靠家中老人照料,一直长到5岁,再接回美国。为数众多的“美国”幼儿成为“洋留守”儿童,他们对父母尚无认知。孩子们的奶粉均由美国邮寄回,零食玩具也多来自美国。
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显然的,幼儿对老师有异常的依赖,常常有孩子误叫幼儿园老师为妈妈。
村中四处可见出国代理广告。出国是当地人集体意志,偷渡事件也让当地政府颇为尴尬,部分偷渡严重的村庄则被列入调控村,村民无法办理护照。而近年合法申请移民的人数渐多,偷渡高峰已经过去。
爸爸在美国,母亲在景区上班,对于小新(化名)而言,最期盼的还是去美国,“再有一年我就要去美国了。
回到美国后,这些孩子必须适应全新的环境,开始截然不同的生活。曼哈顿大桥下的一处公众游乐场,两名福建裔和一名温州裔儿童在滑滑梯下狭隘的空间内写作业,其父母为餐馆经营者,放学后他们自己完成作业,同时等待忙碌的父母回家。
在纽约布鲁克林八大道,一名华裔男孩兴奋地指着美国国旗用普通话大声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旁是他妹妹和怀有身孕的妈妈。八大道为著名福州人聚集区,为纽约三大唐人街之一。
留守在福建老家的渔民靠海谋生,生活依然清贫。虽然外面的世界并不完美,偷渡的路充满风险,但是只要两地有价差,更多的人依然选择出去,以使下一代免于命运重复。
前浪后浪,滚滚向前,向着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