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不知是否为正式用语,但上海人都这么说。可能不是人人都明白,我也不知道正式的该怎么称呼,或许是静脉点滴吧。反正英文你一说 IV (Intravenous),没人会搞错。
这也是中美一大差异,美国是很少用 IV 的,除非必须。即使在急诊室里,不少病人也只是在手上静脉里埋个针头,以防万一。而中国则一去医院,大多数会让你吊针。
日前安徽卫视又报道了一件事。一女孩,稍有发热与咳嗽,父亲带去医院(一民办医院,这种医院我还真吃不准它的路数,不就是一赚钱的 Facility 吗?),一打吊针,居然休克,抢救不及,导致死亡,当然就闹翻天了。医院也被上级责令停诊整顿。
我主要想说的还是吊针这件事本身。这静脉点滴多因无法口服,或急需抢救,不应是个常规。因其本身能带来不少麻烦,如静脉炎,所以不应使用那么普遍。
但国内几乎已无病不吊了,医院收入当然大大增加。
但我发现百姓也特喜欢。不说别人,我家就有。每天走路去医院,躺下来吊一瓶,然后回家。走着去,当然无大碍。说也不听,都说好得快。哎!
我自己别说吊针,口服药都能免则免,尽量由它(免疫系统)自己恢复。
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一篇文章曾提到,现代医学正在摧毁人体正常与疾病斗争的能力而陷人类于极端危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