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上海是故乡,还有许多亲人好友生活在那里,对她对思念与爱是永远不变的。又由于她的飞速改变,有些地方会觉得不习惯,毕竟在异乡也生活了近30年了。 亲情没变,尽管年华都已老去。景色迥异,故乡早已难寻!感受不少,完整的叙述恐怕不易。
大楼与高架,地铁和汽车,使人耀眼。城市绿化做得不错,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但风一吹,尘土飞扬,或许与太多基建有关。马路上狗屎满地,钱多了,养个宠物不算什么!
说是要减缓增长,我看上海的基本建设依然步伐很大,到处在拆。连我幼年生活的地方也拆了,还算赶上了“最后一面”。四十年代建的 Townhouse,有卫生煤气,算高档的了。去时还有几个钉子户在讨价还价,一般至少能拿五六百万。我的妈呀,对谁都不是小数,除非你是马云!利益面前,许多其它都往后靠了,千奇百怪的事物就这样冒出来了。
上海有不少属于调解性质的电视节目,就围绕这样的话题展开,如向世界开放,各种文字字幕 Available,世界的震惊应不下于对她经济起飞的奇迹。
看到年轻一代大多数有宽阔的视野,行为举止接近世界平台。但不少老人,尤其60左右,文革中遭受苦难的一代,没有习大大的命,穷人在钱的世界里挣扎,那丑陋一面有点吓人。虽然应酬不少,但回到家里,临睡前打开电视,满眼为钱的争斗,觉得可怕,文革的影响还在延续!比较有名的是新老娘舅和甲方乙方。
不知道美国有没有行为举止的教育,但我感觉到较少见到那些出格与令人不舒服的言谈与互动。在上海,原来美丽动听的口音完全消失了,舞台上的沪剧,还可以听到点。生活中不仅是口音,更有语气,大多是抱怨,责备。不能用正常与有礼貌的语调,谈修养?你太奢侈了!记得一次坐错了车,卡一刷,两块钱去了。我不会心疼,但司机与其它乘客的教训,这样的咄咄逼人,让我受不了。知道他们并没有那么坏,只是不懂怎么说话而已。上海啊,电视里该教教怎么和陌生人说话了!餐馆里顾客与服务员间的会话更需要教育,那花钱的就是主子的道理令人难以忍受!
我最欣赏之处是到处有公厕,哈哈!这不争气的前列腺算受到特殊照顾了!
自己不缺钱,也挣不了钱,与社会有点脱节,但钱的威力的确强大。许多人在办移民,使美国的投资移民排期越来越长,投资数也从50万升至100万。但常听说有回去的。更有毕业后立马回去工作的,因为收入是那面高。一位朋友的儿子在美国学了金融,毕业后回去了,在一个什么碳排量的银行做(当然,他老子有点门道的)。我不太懂,说是碳排量要控制,多排了要交钱,少放了可拿钱,存在那里。
环境有点恶劣,但不少年轻人让我看到些希望。除了白领,还有些在普通岗位上,不奢望地干活。就是洗脚妹,也在踏实地干,承受着家庭分离的苦与人们的异样眼光!我尊重这样的人!
清早外面走走,湛蓝的天,小鸟鸣叫,松鼠在跑,爱车就在屋前,我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