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2015年,是江亚轮海难67周年祭日。
1948年12月3日晚,约3000名乘客葬身冰凉的海水,另有811人获救。救人英雄是民国浙江省议员张翰庭。
其实祭日背后还有一个祭日,1950年1月,救人英雄张翰庭被枪毙了!
中国有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往往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事实常常是相反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带着疑问,我们的话题从江亚轮海难开始。
1948年12月3日傍晚,由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突然在吴淞口外触雷爆炸。约4000名乘客恐万状,水域附近的“金利源”机帆船闻声来救。船主张翰庭率领船员,冒险抢救遇难者,为了多救人,张翰庭命令将所载货物抛海。即将沉没的江亚轮,会形成巨大的漩涡,小船靠近沉没大船营救的风险可想而知。在江亚轮沉没的最后一刻,张翰庭才下令斩缆,金利源开足马力逃离沉没的江亚轮。该船共搭救543人,加上茂利轮和几只帆船救起的遇难者,获救总人数为811人。
船主张翰庭因此获得上海市第一名“荣誉市民”的称号。
就在张翰庭冒险救人的一年之后,张翰庭的老家浙江温岭掀起雷暴式的土改镇反。张翰庭有船,去台湾太方便了!他之所以没走,就在于他问心无愧,手上没有血债。
尤其是张翰庭相信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国民党政府各级官员除战争罪犯外一律不逮捕”布告。因此,张老先生宰猪担酒,慰劳大军,共筹措军粮4万斤、草料10万斤,还将家中用来防盗的枪支弹药全部上缴,以明心迹。
然而,没过多久,五条罪状落在他头上。现在证实,五条罪状全都莫须有。然而,在镇反的血雨腥风中,到哪里去申诉?向谁申诉?
张翰庭被捕后,六七十位老人顶香喊冤;曾亲自参与过“江亚轮”海难处理工作的上海宁波同乡会,上书陈毅市长,要求放人;浙江籍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也为此事而震惊,向周恩来请示如何处理。
周是如何批示的?目前未能见档案。能够看到的,是刘少奇对张翰庭问题的批语。
全文如下:
对华东局拟处决恶霸张翰庭请示的批语(1950年1月9日 )
“请吴溉之与沈老商量,交我批发。此等罪大恶极分子,应经过正式法庭审判,证实罪状,可以判处死刑。”
刘少奇大笔落下,将张老先生定性为:“此等罪大恶极分子”;所谓“应经过正式法庭审判”的要求,完全是空话,当时哪有什么司法程序?土改工作队掌握生杀大权,弄一个群众斗争大会,就拖人去杀头。
于是,张翰庭在万人公判大会上被判处死刑。临刑前,老先生仰天长呼:“天晓得!天晓得……”至于行刑经过,有人说是“瞄准头部近距离射击实施枪决”。
刘少奇绝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竟然也背着叛徒、工贼、内奸的罪名含冤死去。
1988年,有关江亚海难和张翰庭的报导首先在大陆《纵横》杂志上出现,随后《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法制日报》、《南方周末》、《宁波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上海滩》、《档案春秋》、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等都有报道。但一切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张翰庭的善举不吝溢美之词,对其可悲下场则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感谢《南方周末》,首次公开张翰庭被新政府镇压的悲剧事实,其后各地报刊均有张翰庭结局的报道,作家蔡康所著《江亚轮惨案》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张翰庭的悲剧人生。
宁波日报从1998年起,每年举行江亚轮海难纪念活动。社会舆论及媒体高调呼吁:
1、为江亚轮3000名遇难者建一座纪念碑,碑文应记述海难过程、营救情况、并对救人者感恩等内容,刻上遇难者名字以及参加救人的船只及人员。
2、重新审核张翰庭案件,为蒙受不白之冤的救人英雄张翰庭平反昭雪。
然而,10多年过去,张翰庭仍沉冤无期,纪念碑——甚至连设计方案都未见着!
为重大灾难及死难者立碑是国际惯例。江亚轮失事是世界海难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大海难之一。就算碑文隐去张翰庭最后的结局,甚至抹杀所有参与营救的人,单单为遇难者立碑,难道不可以吗?
江亚海难遇难者多为宁波人,不建纪念碑,显然不存在资金问题,别说是宁波人,就是海难幸存者及其后代也完全有能力筹集这笔资金。
2008年12月2日,宁波日报组织幸存者与张翰庭后代出席纪念会。92岁高龄的陆雪芳说:“张翰庭这样冒险地把我们救起来,还烧姜汤热粥侍候,这样的好人哪里找?政府为什么要杀他啊?”说到此,激动的陆雪芳泣不成声,全身颤抖。张翰庭儿子张克劬快步奔到老人身旁,用手臂紧抱老人发抖的身体安慰说:“老人家别这样,会伤身体的。你要多保重,我爸爸在天之灵会保佑你们的!”哪知越劝老人越悲伤,引得劝慰者也哭出声来。
第二天宁波日报报道时,删除了陆雪芳的原话。记者发博文时,又恢复这句话。
建碑这类有政治意义的建筑,需要得到相当级别部门的批准。建碑的计划胎死腹中,原就是不批准。据透露出来消息,有关领导说:
国民党没有人性,没为江亚海难死难者建碑。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当时没建,现在就没有必要再建了。
哦,原来是国民党没有人性!1948年末发生海难时,民国政府风雨飘摇,开始大规模撤退至台湾。上海被共军占领是1949年4月下旬,这就是说国民党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可以从从容容建纪念碑——国民党真是太没有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