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拿了不少真金实银,总不能连键盘都不敲吧,交一份先搪塞一下!
还在倒时差中回到村里,老友纷纷解囊,心里感动但那些牢不可破,鲜血凝成的友谊之类的话就不说了,因为看到破了,而且变成深仇大恨!
三十年的日子不算短,见识了西方的方方面面,不管有人称我为洗盘子的(确实每天都洗),但自认除了对故国与亲人依然一往情深,但心已不像张明敏唱的,已经是美国心了。漫天的高楼大厦和普遍的有钱,没能拉近距离,感到的多为生疏和不习惯。
回去后主要的事是吃,肚子大了,血脂高了。回来慢慢纠正吧,不是老饕,亲人朋友都白花钱了(没领太多的情),从来喜欢粗茶淡饭。
上海比较高大山的要算金茂大厦了,以前去过,这次又去了几次。个人觉得那点菜的餐厅食物精致,那自助餐名堂多多,但有点粗制滥造,再加上我素来不屑鱼刺鲍鱼等高价菜肴。
几个大众点的喜欢五角场的金米萝和徐家汇的顺风,黄陂路的也不错。
可能话刻薄了些,觉得上海给人的印象多为一个开着助动车的国家。
不再步行或骑自行车了,有许多严格的交规,但从不遵守!车后带人,逆向行驶,穿红灯是天经地义!满满一颗中国心,却偏偏染黄了一头乌发!
钱和利统治了一切,邮局改名为邮政储蓄所,寄邮件已是次要工作,主要是“银行”,人们排长队,争取那比正规银行多那么小数点后面的利息数字。当然开大了,还有奖励,一瓶食用油,一包大米。。。。。。所以那挤满人的大厅里堆满了奖品!
寺庙金碧辉煌,进门要买票。好像很贵,我是买不起的!也不愿花那冤枉钱让和尚买豪车。
年轻人(不少中老年的也是)喜欢鲜艳的色彩。戴着古怪帽子的也特多,就像广场舞一样,无可否定,但我不欣赏。地铁从人民广场出来,满街都是欢乐的人群!
理发美容店遍地开花,但说服你买她的卡令人烦心!有钱赚的,时时刻刻想着它,不是那种以前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没钱赚的,像派出所,则事事刁难,一两分钟可以解决的拖你10天半月,最后不得不托熟人,里面当然就牵涉的那个了。起码你欠他人情!
狗屎和烟蒂使人走路必须小心!
只是有一件事我受到到一点点鼓舞,就是宪法修改。不似媒体和高官那样(他们也只是自保而已,真有那么笨就不是人了),多抱反对的态度!不知为啥,今天上图片非常费劲,就留以后慢慢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