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进村是找乐子来了,就像我一开始在博文中提到的。但也常会身不由己。
村里不少认真又关心大事的学者发表了有水准又吸引人的文章,忍不住评论几句,也会引起自己思考。昨晚想起了自己最想谈谈的是“中国,美国”。
中国是我的亲娘,尽管离她已久,身上的分子里的氢氧碳氮,钙磷钾钠主要还来自那里。童年的烙印是如此深,不管是好的,坏的,抹不去了。父母生养了我,老师教育了我。无论小学,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院,我都付出非常微薄的学费(研究生时还拿工资)而造就了今天的我。心里常常想起那些有恩于我的,希望他们幸福。
偶然的机会让我跨洋来到这绝然不同的国家。首先是长了见识,她有那么多与我所习惯的不同的地方。尤其纽约,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她的多样化使我接触到整个世界。宽松的社会为每个有志人士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凭着“中国”给我的技能,一步步走过来,从手提一个皮箱到今天(想起当初没美金,皮箱里还带了碗筷,洗衣粉,肥皂等等),怎么说也算中等家庭的资产了。看着自己的房,车,家具,数字化的电子用品,心满意足了。小时候,刚来时都还没此奢望。更有子孙满堂。当初如不来这里,物质上或许也能达到这地步,但对世界的认识会局限些。这一切都是美利坚合众国给的。她不光给了我,还给了所有初来乍到的以环境与机会,通常称之为“美国梦”的盼望。不能想象数百年前如没人发现这片新大陆,今天的世界会是怎样。
包括村民在内的所有华人,珍惜自己独特的拥有,为这两国乃至全世界发挥更多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