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别以为见钱进来就有钱可拿,你上当了。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月工资42元5毛。从没见过大钱。也记不清具体日子了,应该是70年代早期吧。地方粮食局想添一台电视机(大概彩电吧)。乘我回上海探亲之间,让我帮他们买后带来,虽然有些麻烦,但都很熟,就答应了。从3000元现金交到我手里后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怕丢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更是不敢合眼,每个向我走来的都像贼,防不胜防。
到上海后去买的那天把它捧在心口,浑身还有点颤抖,直到缴款后才好些。
现在回家探亲,因信用卡尚有不少限制,上街时口袋里总会揣上万余元,当然也不再心惊胆战了。
刚来美时,年薪两万多已属于宽裕阶层了。记得有位3万余老兄,还常去冷泉港开学术会,那神气,呵呵。不敢贬他。人家是有那么两把刷子的。如今招个技术员起码也得付他五万,加12.5%的保险福利。
今非昔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