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地铁里邻座在看”世界日报”, 阵阵回忆浮现.
初来美时没想过与家里打电话,没电话也没钱.一封家书来回一个多月,人窝在地下室,坐地铁,连天日都少见,世界上他处有地震海啸我也不知不晓:两眼一抹黑.
当时好象还没有侨报,明报,星岛日报,当然也没有”大记元”J.世界日报一份两毛五,也非我能下决心买的.与一朋友共同照看一病人,他会带报纸来,我便如饥似渴地一字不漏的读了.虽系台湾媒体,但立论公允,大幅报道大陆信息是我最关心的部分.也由阅读宝岛的消息对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可惜的是一直记在心上却至今未能亲眼去看看.老父来后也喜欢读,走时还带了几份.
这是我几乎唯一的管道,通过它与世界挂着,谈不上交流,不像今天可以”发表评论”.后来条件改善了便自己买了,从此雷打不动,每天一份,没她茶饭不思.看得满手油墨,有时搞得脸上也是,但乐在其中.
香港副刊也是其精彩所在,那些专栏作家各有所长,短短数行写的味浓髓香.这么多年,不敢想象,没有她,我能走过来吗?
忘了何时开始,网络的普及,使读报变得不再那么必需了.隔三差五的买,渐渐彻底不买了.昨天看到,像见老朋友一样.今天借此一角对编者致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