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想把 Spotlight 转去北京,好几个还死抓上海不放。再加把力。
昨天很不礼貌地抢在许多皇城根儿的遗老遗少前面开谈了北京。看来村里大多对我还是了解的,没砸多少砖。侃着玩玩而已。
其实我对北京的确是充满了爱与挂念的,倒不是因为党中央在那儿。1964年,我最亲爱的二哥大学毕业后便分配去了北京,是我家第一个去“外地”的,在那里生根发芽,直到近年退休才回上海,其中曾有几年下放湖南湖北(那段日子不提也罢)。我大学,研究生时的最好的同学也都在北京。去北京的次数多于任何一处。元月份又将去中日友好医院。只是很少有机会玩个透,那些最有名的去处也只走马观花的看过一次。白家庄,因为哥哥曾住那儿多年,也成为我最喜欢的地方。
1966年,是那么的遥远。那次串联我想口袋里装的不会超过20元,住在一个大学的教室里,很多都是免费的。哥哥也还住在集体宿舍里,那难以下咽的窝头就是在他们的食堂吃的。虽忙于取革命的经,也还是玩了天安门,前门,颐和园,动物园,北海等处。常常抱怨改革开放后的世风日下,但想想当初囊中艰涩,日子还真是难过。那时北京人也没像今天那么气豪善侃,连走路挺胸昂头的都不多。满街脸有菜色,想着如何喂饱一家大小。肥胖?三高?听都没听说过。印象最深的是自来水与上海不一样,夏天冲凉水澡连我这20多岁的小伙都直打哆嗦。胡同里小姑娘对话让我听得入迷,一直想我要让我孩子在北京生长,学那口京片子。但现在觉得,大多(不是全部)北方人(包括北京人)讲英语的舌头不如南方人活,听听北美崔哥那英语就明白了。得罪八旗子弟了,别生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