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 [2018/01]
- 邓朴方出逃与斯诺登有关 [2013/07]
- 澳洲女子沙滩足球(三俗,18以下免) [2011/05]
- 喜事 [2017/03]
- 开学了 [2017/09]
- 上海,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
- 不知说什么好 [2015/11]
- 上海(中国)与纽约(美国)-壹个多月的耳闻目睹 [2015/06]
- 新上海人 [2015/06]
- 美国小镇 [2017/06]
- 也谈死刑犯(慎入) [2009/05]
- 陋习难改 (内容可能令人恶心,慎入!) [2011/02]
- 大排档 [2013/09]
- 战争,美国 [2016/01]
- 金茂 [2017/06]
- 遇巩俐 [2012/06]
- 少婆婆妈妈(慎入) [2012/05]
- 畅所欲言 [2011/08]
- 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2012/03]
- 古稀回味 [2013/03]
- 我看文革 [2011/08]
- 姑妈 [2010/10]
- 民族大义 [2012/08]
- 致六三 [2012/06]
- 赞三俗 [2011/10]
- 我的好友 [2012/02]
- 贝壳村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之达人秀---蝶恋花 [2012/07]
- 叶说毛 [2012/07]
- 中国,美国和其他 [2010/07]
- 岁月痕1 [2009/04]
读了 Roaming 介绍的北京,也想聊聊“我的上海”
自己应算是个老上海了,说些上海的以往似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对当下的上海已了解欠缺甚至陌生了,只能零星抓些以前脑海中的片段。
解放前的上海大家记忆中多为30年代的文化繁荣,这多为租界的琐事:也都来自五湖四海。老上海是住在“城里”的,也就是中华路,人民路这一圈子内(城隍庙周围),后来将此定为“邑庙区”,现在大概属于黄浦区了吧。我看有点像北京的崇文,宣武。那里出来的做到付科长算大官了。开个玩笑,村里老乡砸砖时轻些。现在浦东算好地方了,那时别说浦东,就是白渡桥,也是条界线,东边便是蛮地,本人住那里久些,虽然根子是“发达地区”来的。我们去市中心称去“上海”,好像我家不是上海似的。
西边也分高下,静安区的地理位置属中西部。那是鳌头独占,高人一等。徐汇也不相让。卢湾,长宁,黄浦人心中也都以为自己是鸡头。现在的区都扩大了,如卢湾有南区,不算高档了。徐汇也延伸到很远。
太太来自淮海路,她和她的家庭倒没太多偏见,容纳了我这来自于荒蛮地区的女婿。记得家住长宁区的外甥女婿的妈妈,听说儿子的女朋友住在杨浦区,以不屑的口吻说道:这样的媳妇怎能娶进门?那时杨浦,闸北,普陀,甚至虹口都不上台面。
今天的上海,当初的郊县,宝山,松江,川沙,闵行都满布高档别墅,地铁延伸,交通便利。更有自备汽车,何愁之有。
但我每每回去,对淮海路仍情有独钟,并不喜欢那LV专卖店,只爱逛那传统的,像“全国土产”,“长春”,“哈尔滨”。可惜重庆南路的“国旧”不复存在了。文化革命时一把十双的象牙筷子才5,6块钱,买过很多。
常想着退休后租一套公寓在那儿过一阵子,比住曼哈顿更有滋有味!
那是后事了。许多人都提到“大白兔奶糖”,当初我们每每从上海探亲回贵州还带“万年青”葱油饼干,真香啊!用那种特大的“火油箱”。刚到那几天,医院里不见小孩。平时我们常带孩子上班的。原来全在我家,两孩子不知轻重,打开一箱,那些饿狼,一会儿便可彻底消灭。心里说不出的苦呀,想让他们吃几个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