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六四天安门事件 CNN曝光一组罕见现场老照片(组图) [2012/06]
-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这样的 (ZT) [2016/05]
- 美国新书:王立军更有作案动机和嫌疑* [2013/08]
- 薄熙来被免职,请给我一个合情合法的理由(原创) [2012/03]
- 但愿人长久--王菲演唱 (视频) [2012/09]
- 苏州是否为宜居城市,苏州人民最有发言权 [2014/05]
- 这样清理你的微信,至少可以省出2个G [2017/05]
- 第一天的审薄就已经漏洞百出 [2013/08]
- 请大家关注新排华法案S.386提案的进展 [2020/12]
- 传说中的9道哈佛大学智力测试题:你能对几道? [2016/05]
- 新加坡女孩给《琅琊榜》写的剧评,红了 [2015/11]
- 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的声明 [2019/02]
- 温家宝正在延续重庆模式以平民怨 (原创) [2012/03]
- 当真是,男女都一样吗?---三八妇女节有感 [2012/03]
- 四岁小女孩让《歌唱祖国》响彻洛杉矶 [2014/10]
- 准得惊人的心理测试图像 (二)---看看你是具有男士还是女士的潜质 [2011/11]
- 假作真时真亦假 [2012/04]
- 中国特色的牙应该与国际接轨了 [2011/11]
- 准得惊人的心理学测试图片 (三) [2011/12]
- 迷糊,抽胆汁是虐待,那抽血献血是不是虐待, [2012/02]
- 忆江南 枫---古韵诗社二十一轮牡丹仙子作业 [2011/11]
- 先善待人家,再隔空喊话!---读平凡的《郑重声明》有感 [2012/06]
- 朗诵视频 卜算子 夜听秋雨 (宜修朗诵 剑兄制作) [2011/11]
- 网络者,大家的网络,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2012/05]
读毛云的诗心很疼,他的诗没有故作深沉的陶罐没有剥去衣衫的下体苦闷因而也就没有伪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无病呻吟,但他复活了叶赛宁,复活了标点符号,复活了田园诗的一种大框架叙述临摹思考及一种看似漫不经心但却深思熟虑的创作技法,在当代很有典型意义。必须指出:习诗二十余年,这是我发现的唯一的“这一个”,是有望开创正统流派的。毛云田园诗,作为由新自由主义支撑的新帝国主义强权下对现代化的感性叛逆,严丝合缝地复活了人类的本能本体本真,尤值得初学者关注。
毛云的诗没一丝矫揉造作和故作深沉。如果说叶赛宁诗歌像“玩牌似摆开文字阵”,毛云的诗就像坐下来跟你聊天,跟你聊的是果园、菜畦、干草垛、猎狗,聊的是丝瓜、狗奶子、玉米秸、大白菜,以及池塘、坟茔、扁豆花等等。大粪是不能入诗的,可毛云偏偏就自比“大粪”,不但写的成功,而且写出了深意。在中国承载传统文化的不是城市而是乡村:与西方比,中国的城市文化尚处于蒙昧混沌时代,而中国的乡村文化却成熟的令人震惊,这就是为什么在文学走廊乡村题材之所以琳琅满目而城市文学却钻不出裤裆的根本原因,也是浮华、浮躁、浮浅时代病的本质所在,你拉个小伙子逛夜总会不出三次他就会装,你拉个孩子去农舍则不出半天他就够了,这恰恰是人类的浅薄无知所在。资源有限,文化无限,资本假现代化之名把石头变作汽车变作高楼大厦变作现代文明,无疑也抢占掠夺不可逆转地破坏了生态资源及文化延续,而后者才是人类永续的根本,前者最多是生存条件奢侈化和永无止境的自我异化,面对文化断层及肮脏资本,面对拆迁,面对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森林,面对已出现断层的中华文化和一个日渐物化的杂碎社会,毛云的诗通篇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被植入历史变迁时刻的心灵痛苦和失根痛苦及迷惘。现代化就是反文化,在这道分水岭上西方已群星闪烁,中国却沉入意淫或旧梦,这实在很有深意。上帝问:你把石头变作汽车或高楼大厦,你能把汽车及高楼大厦变回石头吗,你还能变回果园、老屋、池塘所承载的乡愁吗?如果不能,你拿啥赔偿?拿你全家性命吗?这,便是对所谓改革发展的道德苛责和历史性追问。
面对这一历史性严峻命题,毛云没一丝矫揉造作,他没有抗争,但却一直抗议着诉说情怀,他痛恨资本:“纸币,真的太轻薄了,/用它买取自然太不应当。/我们很多时候不过是拼命撕碎/上帝谱写的迷人乐章。(《我又来到鸟儿的家》),这里饱含着深沉的文化鞭笞和极其严峻的哲学思考,也有对现代文明的深沉反思。他控诉拆迁:“大片大片的良田啊,/我的心能不流血?/挖掘机铲向母亲的胸膛,/把她的筋脉撕裂。(《够了,够了,被无度硬化的土地》)。他反思现代化:“我知道,我知道,人类破坏了天堂,/在自造一个坟场。/他们所有的追逐/不过在于一种和自然离异的勾当”。(《如果让我选择》)。他这么控诉城镇化:
我咀嚼着人类的物欲,
成了产业链上的一头猪。
一切都是为了市场在种植,
赚钱是一切喂养的意义。
(《在这房价比天还高的时代》)
毛云写的是城乡冲突,但却不仅仅囿于“冲突“本身,而是着眼于关于“冲突”的深层次思考。这是非常可贵的,毕竟写诗不是写论文,过多的理性会伤害诗质本身。他这么融入城市:
这是贵人们的居所,
是靠近天堂的地方。
而我浑身的泥土和大粪味,
会玷污了他们的纯洁和芬芳。
你看华灯将夜晚装点的是何等斑斓,
城市仿似站在招客的门前。
只是我等庄稼人的粗陋身影啊,
永远入不了她的媚眼。
从技法上说,毛云诗高度口语化,尤重白描及散文章法,给人以纯净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就像老朋友般跟你泡一壶酽茶,慢慢地品茶,聊天,代入丝毫不费力。我曾于先生探讨,我先生生回答就四个字:“这才是诗”。
我的理解,读毛云像读白居易,读出味儿容易,读通很难。
读白云长诗我读了五遍,老实说,我没读通,仅仅能找得着思想脉络,这就像读叶赛宁的那组长诗,读进去容易,把握的确很难。可是,这就是作品成功所在,感性与理性呈梯次递进,需要的不是孟浪式自称读通,而是一点点吃透。
我愿毛云坚持自己,不为世俗所累,早日形成自己的流派。
.
注:此文是为诗集《毛云抒情诗100首》作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