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案的事 [2015/04]
- 在中国,嫖客为什么那样逍遥? [2012/10]
- 上海之行(2) [2011/07]
- Z阿姨和选妃事件 [2012/03]
- 天津700吨剧毒氰化钠引恐慌 在中国它被用来干嘛? zt [2015/08]
- 波兰Krakow之行 4 [2017/03]
- [土耳其归来] 一 、初识 [2015/02]
- 波兰Krakow之行 3 [2017/03]
- 印度之行扎记 4 [2016/12]
- 5.21 是什么日子? [2011/05]
- 新年饺子-- 茴香馅饺子 [2017/01]
- 惊魂之旅 [2013/08]
- 《纪实》纽约金锤声起(五) 黑色星期二(续) [2012/11]
- [土耳其归来] 二、街景 [2015/02]
- 印度之行扎记 5 [2016/12]
- 好惨呀!!!! [2010/11]
- 你吃过仙人掌吗? [2010/10]
- 一颗红心跟党走 – 写在七一党的生日 [2010/07]
- 儿子的作品 [2012/03]
- 绿菜饺子 [2009/12]
- 一修姐, 你不该哪壶不开提哪壶??!! [2010/08]
- 搬家, 挪窝!!!??? [2009/10]
- 咱的改良月饼 -- 不许拍转!!蛋黄 - 留给一修姐 [2009/09]
- 跟着侃大山—同桌 [2011/12]
- 村子改版 [2009/10]
- 台湾选举之我言 [2012/01]
- 亲近自然,亲近你我夏令营时尚大赛 -- 布加勒斯特美女 [2012/07]
- 一条大鱼 [2009/08]
- 天呀, 要命了, 快来帮忙!!!! [2010/03]
长春围城历时五个月,至10月19日占领长春为止,期间造成大批平民饿死。全城700余万平方米建筑,230万平方米被破坏。一切木质结构,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一切树皮、树叶之类都被吃光。
围城初期,国军曾限制居民外出,后因城中发生饥荒,随对居民放行,并限制其返回。其间也发生国军抢夺居民粮食现象。对逃出长春之平民,共军开始曾进行搜查审问后放行,但仅限于带枪投靠之国民党人。他们成群跪在我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将婴儿小孩丢了就跑,有的持绳在我岗哨前上吊。战士们说是“上级命令,没有办法”。后来采取了围阻以至射杀。大批饥民滞留在两军控制的环城中间地带,其间遍布饿死者的尸体。据一些当事人回忆,围城期间曾发生食人悲剧。当年的一些老人说:在外边就听说城里饿死多少人,还不觉怎麽的。从死人堆里爬出多少回了,见多了,心肠硬了,不在乎了。可进城一看那样子就震惊了,不少人就流泪了。
长春居民之人口,由围困前之120万左右锐减到围城后17万人。作家张正隆在《雪白血红》里分别引用时任长春市长尚传道之回忆录称,根据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称城外尸骨不下十五万具。日本媒体估计为二十至三十万人。段克文在《战犯回忆》一书中说,长春围城饿死了六十五万。
国民党认为,中共在围城期间的行为构成战争犯罪。共产党则认为城内国军实行杀民养军、驱民养军政策,见死不救,惨剧的责任应归于国军,长春破城后新七军和六十军手中仍有大量余粮。当时饿死的大都是长春的市民,国民党军几乎无人饿死。在官方宣传中,有“兵不血刃取长春”之说,但也承认为时不长的延误确实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长时间围城也给城市人民带来了一些苦难。舆论认为,长春围城是二十世纪最惨重的战争灾难之一。
围困是一种常用的战术,因城池被围困而造成人道惨剧的情况,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最早的记载在《左传·宣公十五年》。当时楚军包围了宋国的都城,造成了城内“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局面。南北朝时,一座城池被围,城内靠杀人而食维持,甚至出现了军队开市场卖人肉的情况(原始出处忘记了,一时查找不到)。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在睢阳被围,不得不“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有史以来,就有关于战争道德的讲究,例如《左传·成公九年》:“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这是说两军交战不可以斩来使。《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未获成命,则有我东門之役,当陈隧者井堙木刊。”这是说军队对敌方的人居环境不可以进行恶意的破坏。《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这是说打仗要讲究武德。《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这是说军队要不伤害平民。《史记·李将军列传》:“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这是说不可以杀已经投降的敌人。凡此种种,都是提倡军队要作文明、威武、正义之师。事实当然大都不会如此理想,兵者凶器也,不动则已,一动便是灾难。战争状态下的军队,对己方百姓也很难做到守纪律、讲道义,更不用说对待敌方了。百姓从来都是战争的工具和牺牲,纯粹就是必须的消耗品,是供军队役使、掠夺、泄欲的对象。史书上充满了军队杀、掠、烧、淫的各种施暴记载,无须举例。当年日本人来到中国的表现就是明证,在社会文明化到现代的情况都是如此,更不用说以往了。
面对这些惨烈的事实,局外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人们往往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而审视战争中军队的表现,对违背战争道德者予以谴责和追究。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战争是你死我活的博弈,其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和打击敌人,打赢才是硬道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种手段会无所不用其极。任何战争都是残忍的,它既是双方人力、物力、智慧、勇敢、情势等各方面状态的比拼,也是双方人员面对残忍时的心理耐受能力的比拼。在战场上,残忍是常态,谁更残忍,谁面对残忍能安之若素,谁就可能是最后的赢家。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违反战争道德而造成的灾难进行谴责,这固然符合社会的正义和公理,但却显得不明战争的特有之“理”。在战争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道德永远是第二位的。可以为利益而不顾道德,却不可以为道德而牺牲利益。有的时候讲道德可以使自己处于优势,有的时候顾道德却会使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军事家可以因势利导,将战争道德作为战胜敌人的一种武器,但也要注意不使战争道德成为影响己方利益的一种包袱。在战争的博弈中,往往需要丢卒保车或丢车保帅,百姓在战争的棋盘上,从来都是些卒子而已。站在百姓利益的角度,拿着战争道德的尺度而衡量将帅的残忍决策,其实是很天真的做法,军人可不是菩萨,战场也不是道场。战争中军队的任何突破战争道德的行为,都是有其道理可讲的。这些道理都是战争的特有之“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义和公理。
战争有战争的特有之“理”,人们对于这些“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解析。无视这些“理”的存在,仅仅是谴责不守战争道德的行为,显然还是很不够的。
长春围城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围而不打,就可以收到兵不血刃而逼降敌人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城中有几十万百姓,是敌方的一大包袱,他们会不停地消耗着城中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使得城池难以久守。双方都看到了这一症结,所以城内放百姓出来,是想卸掉这一包袱;城外则不肯放走百姓,是想让这一包袱尽快将城内拖垮。如果出来的百姓都被放行,城内就会将几十万百姓全放出来。卸掉了这一包袱,长春守军有了战资保障,就不会在短期内投降,至少还能挺一年以上。战机万变,战局是不容许玩这样拖沓的围守游戏的。放走百姓是道德的,却会使敌人主动而己方被动。堵住百姓是残忍的,却会使己方主动而敌方被动。如此一来,在百姓问题上,双方都在进行着残忍耐受心理能力的较量。城外如果觉得惨不忍睹了,就对百姓放行。城内如果觉得惨不忍睹了,就及早投降。只要大家还能保持对残忍的熟视无睹,就要坚挺着继续睹下去。事实证明双方都挺到了最后,其行为都符合战争的特有之“理”。
两个人在打架,你一拳朝着我胸上,其实对我没有什么伤害;我一脚朝着你阴部,足以将你致死,这是损招。用损招虽然有违武德,却实现了你死我活的终极目的,从战争的特有之“理”来看,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楚汉相争时,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汉方用两千名女子冒充军队从东门出城,吸引楚军来打,刘邦则从西门逃走了。那两千名女子必然都是被胁迫的百姓,其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百姓在战争中的角色。这无疑是一个损招,但如果不用这一招,刘邦就必然会死在荥阳,项羽就会胜利。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有了数百年的汉室江山,我们今天也不会称为汉族,而有可能是楚族了。
48年10月,太原的攻防战开始,直到49年4月,太原被攻克。由于有战资储备,长期的围困没有造成像长春那样的的惨剧。城内没有放百姓出城,解放军在西北方向开着通道,逃出来的阎军可以交出武器后被遣散。但最终太原是被打下来的,战役的惨烈程度总是被亲历者们津津乐道。据官方材料称,全歼敌军十三万五千人,我军伤亡四万五千人,民工伤亡近千人。关于我军的伤亡数字,不知道统计有无遗漏,当时到前线抬担架的老人们,一说起牛陀寨和双塔寺,那就是个“人死得把沟都填平了”。双方都是人海战术,蚁附攻坚,不会才死那么点人吧?
长春围城,饿死了数十万百姓,但是兵不血刃。太原攻城,百姓没有被饿死,但是双方阵亡数十万战士。再看看我方为攻城所耗掉的人力物力,“参战民工达一千万工以上,运送的弹药及作战器材达六千余万斤,粮食燃料四万万斤以上”。再看看炮火洗礼后的太原街面,一派断壁残垣的凄惨景象。
两座城市,两种结果,长春很悲惨,太原很悲壮,愿意选择哪一种呢?反正战争就是战争,离不了一个“惨”字,根本别想有什么花好月圆的方案。
附: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处理长春外围难民的决定
长春蒋匪近来以灭绝人性的罪恶行为,于抢尽长春市民存粮使他们陷于饥饿之后,又把他们强迫驱出在敌我封锁区之间,为数八万余人,且日渐增加中。该难民停留区,由于敌人抢掠,早已十室九空,已陷于严重的饥饿状态中。每天饿毙者日渐增加,情况甚惨。省委按东北局指示,为救活数万难民着想,已决定分别收容,紧急救济,分散安置,对处理这批难民的具体办法省委决定如下:
一、以唐天际、武少文、董昆一、朱明、李庭序、李隽、军区一人和长春、九台、伊通、双阳等县县长等组织处理难民委员会,并由前指唐天际同志负总责,武少文、董昆一同志副之。处委会的任务,领导和处理难民一切工作。省委责成该委会,立即召开会议,决定计划和规定具体办法,并限期处理完毕。救济办法由处委会决定,原则上必须多照顾最贫苦的难民。
二、长春、九台、德惠、伊通、双阳、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等县应准备接收难民,分配各县数目由处委会按实际情况(粮食情况,搞农业副业条件可能等)去决定,大体规定如下几种办法:(一)有劳动力的工人及其他技术人员一律送省府及工业部,分别考查使用。(二)十六岁以上青年学生(不论男女)一律送东大集中考查教育(已请示东北局)。(三)原属东北其他各省逃出的难民,由处委会介绍其回原省处理。(四)毫无依靠之小孩、妇女及老弱者,分散到各县适当安插和发动群众作社会救济。(五)一般的市民,应利用其社会关系安插,或分散各县参加生产。(六)反动首领及重要的嫌疑分子,属军事系统的送军区政治部,地方系统的送公安处分别处理(如收容登记时,发现阴谋破坏分子,除省公安处认为须拘留者外,应驱逐出境)。
三、干部和运输等问题决定如下:(一)李庭序同志所领导的约一百二十人省委工作团,全部移交处委会使用。(二)由九台、长春、伊通、双阳调十五到二十人地方干部,到处委会工作。(三)由军区设法抽调一个连交处委会使用。(四)各地调来的干部和军区抽来武装,难民工作结束后一律归还原地原机关。(五)所需要的运输大车由处委会提出计划,由省府按战勤支差办法动员。(六)要求铁路局和东线战勤司令部对交通运输上给予帮助。
四、所指定各县及各单位,由处委会所分配和介绍来的难民必须认真负责处理,不能推卸责任。在数万难民中也可能夹杂些反动分子和特务分子,乘机来我解放区进行破坏活动。各县及单位,必须警惕,任何疏忽麻木都是有害的。
五、遣散难民各种费用,由处委会作出预算,呈报东北局和东北政委会批准。
六、数万难民处理之复杂繁重任务,非处委会单独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党政军民及各县发动群众共同努力,认真负责,才能完成。数量巨大难民单靠政府长期救济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群众力量和组织难民自己生产,解决生活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同时各县必须展开救济难民宣传运动,着重揭露蒋匪灭绝人性罪恶行为,普遍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发动市镇特别发动富裕市民募捐救济(救济款交处委会分发)。
中共吉林省委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四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