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vers Of Babylon [2010/01]
- 知命,非命,立命,安命 [2010/07]
- 启蒙运动的特色 [2011/09]
- 恕 [2010/03]
- 儒家学说中冷酷的一面 [2010/04]
- 如来藏 [2011/08]
- 所需和所要 [2011/08]
- 基督教信仰中唯一的绝对 [2010/03]
- 用托马斯.库恩的观点看中医 [2010/02]
- 从传统科学哲学看中医 [2010/02]
- 鱼水情 [2010/01]
- “师夷以制夷” [2011/08]
- 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改变和思考 [2011/09]
- 道教和道家理旨上的不同 [2010/07]
- Bob Dylan: "Blowin‘ In The Wind" [2010/01]
- 生活态度 [2010/02]
- 应然和实然 [2010/03]
- 科学和超自然主义 [2010/01]
- 朴 [2010/02]
我家老大会因同情感动而落泪,却从不为疼痛困难哭鼻子.俗话说三岁看老.子女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很小的时候就可开始培养.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每受挫折,如摔倒碰壁什么的,我们总是首先对她笑笑,然后给予她口头鼓励或实际帮助.久而久之,女儿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特质,遇事不慌,坦然自若,先自助后求助.
很小的小孩其实自己并不清楚事态的严重程度,往往是大人们的初始反应决定了小孩的自身反应.并逐渐形成自己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小孩摔倒了,大人的反应首先应该是恰如其分.其次是借该事件培养小孩性情和处事能力.如果大人的反应是紧张,小孩就会哭;大人反应得夸张,小孩下次遇到较轻微的挫折也会紧张; 大人的处理是补偿或过分的关怀, 下次发生同样的情形,小孩就会尽情痛哭.
想想看,若大人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束手无策,烦躁,或责备他人,小孩会学到什么?父母亲,爷爷,奶奶,客人的反应不一,小孩又会从中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