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vers Of Babylon [2010/01]
- 知命,非命,立命,安命 [2010/07]
- 启蒙运动的特色 [2011/09]
- 恕 [2010/03]
- 儒家学说中冷酷的一面 [2010/04]
- 如来藏 [2011/08]
- 所需和所要 [2011/08]
- 基督教信仰中唯一的绝对 [2010/03]
- 用托马斯.库恩的观点看中医 [2010/02]
- 从传统科学哲学看中医 [2010/02]
- 鱼水情 [2010/01]
- “师夷以制夷” [2011/08]
- 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改变和思考 [2011/09]
- 道教和道家理旨上的不同 [2010/07]
- Bob Dylan: "Blowin‘ In The Wind" [2010/01]
- 生活态度 [2010/02]
- 应然和实然 [2010/03]
- 科学和超自然主义 [2010/01]
- 朴 [2010/02]
先秦学者颇为重视如何对待人生吉凶祸福、寿夭富贵等问题。孔子提倡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以明达天意为君子的必备素质。墨子主张非命,反对听任命运,指出决定人生遭遇的不是“命” 而是“力”,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的原因在于“以为其力也”。孟子提出立命,鼓励努力尽人的本分。庄子则是强调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