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明月图
黄慎是清朝年间的大画家,著名的“杨州八怪”之一,福建宁化人。黄慎虽然画得一手好画,可是从不会借此逢迎钻营,所以也就当不了官,一辈子只是布衣。有钱人出高价来买黄慎的画,黄慎面对白花花的银子,连看都不看一眼。那些达官显贵、财主商贾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倒是那些田夫野老、渔翁樵叟,如果向黄慎索画,他总是欣然命笔,慷慨相赠,不取分文。正因为如此, 黄慎虽然名气很大,家里却是一贫如洗。
黄慎有个女儿,名叫黄娴。这小女生性聪颖,又长得苗条秀丽,很得父亲的疼爱。她对父亲也十分孝顺,小小年纪就学会操理家务,让父亲能够安心地作画吟诗,不必为每日的柴米油盐担忧。黄慎一家的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倒也将就着有吃有穿。
寒来暑往,岁月流逝。转眼间,黄慎的女儿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了。女儿虽好,可也留不住了。
明日,女儿就要出嫁了。黄慎特意叫女儿打了一壶甜酒。当夜,黄慎独自一人“咕嘟咕嘟”地一口气喝下去,然后抱头大睡。翌日醒来,他脸也不洗,口也不漱,马上展纸磨墨,挥笔作画,一鼓作气地画了十几幅。女儿临上轿时,黄慎将这些新作的画装入陪嫁的箱子,对女儿说:“为父没有钱替你办嫁妆,这些画就作为你的嫁妆吧。”同时,黄慎还拿出一幅画,嘱咐道:“这幅画是为父平生的得意之作,你得贴身收藏,只有在家境最贫苦的时候才能拿到当铺去典当。千万记住,非一千两银子不当。”
黄娴含着泪,点了点头,她记住了父亲的叮嘱。
黄娴到了婆家,公公和婆婆见新媳妇带来了一箱子嫁妆,以为全是些金银财宝,谁知打开一看,箱子里尽是些水墨画,而且不是残山剩水,就是枯枝败叶!公公 和婆婆转喜为怒,一气之下,将这些画全都用火烧了。等到黄娴发现时,十几幅画全都化为灰烬,这太叫人伤心了,黄娴为此哭了三天三夜。
幸好,黄娴的丈夫是个老实的后生。成亲后,小两口相亲相爱,日子倒也过得挺和睦的。
过了三年,公婆相继去世了,丈夫又得了大病,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负了一笔大债,家里穷得连粥也喝不上了。黄娴无可奈何,想起父亲的嘱咐,便带着那幅贴身收藏的画进城典当。
城东当铺的账房先生是个行家,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宝画,但他仍然装出不屑一顾的神色,问道:“你想当多少钱?”黄娴答道:“一千两银子。” “太贵了,这么一幅画,只不过涂了个圆圈,充其量不过只值五百吊钱。你愿意就当,不愿意就带回去。”话虽这么说,可账房先生却把画紧紧地捏住,生怕脱手。 黄娴心想:丈夫病得厉害,有五百吊钱倒也可以救急,就当了吧。可是她转眼一想:我出嫁时,父亲再三叮咛,这幅画没有一千两银子是不能典当的呀!
于是,黄娴说:“你既然舍不得一千两银子,那也不勉强,我就上城西那家当铺去。”账房先生一听,只好软了下来。不得不付给黄娴一千两银子,并且立下了一张字据,特别注明:典当《明月图》一幅,画中有圆月一轮。
明月图这幅画当了一千两银子。这事被当铺老板知道后,老板大发雷霆:“好呀!打别人的孩子不心疼,你想把我的家当全败光是不是。这么一幅破烂画,丢到大街上都没人拣,你竟给人家一千两银子,你安的什么心?你给我滚,我不要你来管账了。”
账房先生没有申辩,他卷起铺盖就离开了当铺。
话说黄娴的丈夫吃了几帖中药后,病就好了,他便用当画剩余的钱外出做生意。
黄娴见家境好转,便向丈夫要了一千两银子上当铺赎画。当铺老板万万没想到黄娴会拿一千两银子前来赎画,真是欢喜若狂,他赶紧取出那幅画。黄娴打开一看,发现画上的一轮圆月变成了半月,她指着字据说:“我当的画明明是圆月一轮,怎么成了半边月了?”当铺老板一看,也惊呆了。他灵机一动,对黄娴说:“这事是账房先生经办的,待我问清了,再回复你。”
当天,当铺老板赶紧找到原来的账房先生。账房先生笑道:“我知道你迟早要来找我的。那幅明月图是件稀有之宝,可惜你不知宝。这样吧,等到十五那天,你 再叫那女人来赎画,保证你可以还她一轮明月的。”果然,当十五那天,黄慎的女儿应约前来赎画时,画上的月亮又由半边月变成一轮圆明月了。原来,这幅画上的明月同天上的月亮一样,有圆有缺的。
据说,这幅明月画,黄慎的女儿赎回后,把它当作传家宝来珍藏,任是什么人出高价她都不卖。可是,这幅画传到黄慎的外孙时,年幼的外孙见画上的墨迹因年久已经模糊不清了,便自作聪明地用毛笔将圆月又描了一圈。打那以后,画上的月亮再也不会圆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