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中国的小学生,也许不知道诗佛王维,也不懂诗隐李商隐,但他们必定知道唐朝有位诗人名叫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每个小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早已溶入血脉中了。
李绅因《悯农》二首而出名,赢得了悯农诗人的美誉。
李绅二十岁中了进士,被封为翰林学士。有一年夏天,他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路经亳州。俩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于是一起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不由地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李绅则是看到农人在赤日炎炎之下锄地,感慨万千,便吟诵了《悯农》二首。
李逢吉一听,这不是揭露朝廷短处的反诗吗?当晚,李逢吉向李绅索求《悯农》诗二首。李绅说:“拙诗为兄已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不如另赠一首。”于是,李绅提笔写下了:“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回到京城,李逢吉立即向皇上告御状,说是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便向李绅询问详情。李绅说:“这是微臣回乡,看到民生疾苦,实情写下的感慨,望陛下体察!”
武宗称赞李绅身居庙堂却不忘体察民情,不但不治罪反而提升李绅为尚书右仆射。
李逢吉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不久被贬为云南观察使,成了远离京城的地方官。
其实,李绅在还未取得功名时,就写了不少诗,用于行卷,希望得到名公巨卿的推荐。道州剌史吕温读了他的诗作,就大胆预言他是做卿相的好材料。后来,李绅果真当上了宰相。
李绅的《悯农》诗作,不以意境深邃见长,也不以辞藻华美取胜。他的诗朴实无华,沉痛真切,展示了作者关心现实,留意民瘼的胸怀,虽经一千多年岁月的大浪淘沙,仍然像金子般地耀眼夺目。时至今日,每当后人读起《悯农》诗,仍不由地要拍案叫绝:好诗!好诗!
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