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纪洞天
1965年,我高中毕业后来到闽西北的一个小县城明溪县上山下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大队俱乐部借到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我十分
喜欢这本书,那时我才十九岁。可我怎么也想不到,我居然会一辈子同《叶尔绍夫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本书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如
今我已是年逾花甲了,可是当我重读《叶尔绍夫兄弟》时,我仍然会像见到初恋的情人似的,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要倾心交谈。
几十年的读书生涯,我也算是个书迷,我读过的书成千上万,光是我自已的书斋就有藏书数千册,可任何一部小说也替代不了《叶尔绍夫兄弟》,她始终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谜团我至今也未能完全解开。
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没有将《叶尔绍夫兄弟》列入世界名著的行列,可是一些世界名著,例如《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简爱》等,我至今没有读过或者读不下去,而《叶尔绍夫兄弟》这本书我却能一读再读,而且常读常新,真可谓百读不厌。
莫非我得了《叶尔绍夫兄弟》偏爱症,可是据我所知我认识的人或不认识的人当中,有许多人都特别喜欢这本书,可见是英雄所见略同,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脑筋出了问题。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叶尔绍夫兄弟》这本书具有如此独特的魅力,我也只能是说这本书结构紧密、情节感人、叙述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人物栩栩如生等。可是这
么干巴巴的几条筋又如何能令人信服呢?的确也是,就好像某道佳肴,我自已煮不出来,也介绍不清楚,我只能是告诉,这道菜我吃过,味道确实好极了,特此郑重
向你推荐。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也喜欢她,请给我的博客留言,我们也就都成了叶尔绍夫兄弟的知音了。
应当感谢龚桐、荣如德的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