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老婆竟然丢了乌纱帽(大唐聊斋之二十四)

作者:纪洞天  于 2012-3-26 06: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怕老婆竟然丢了乌纱帽

 

    作家梁实秋写过一篇杂文《请客》,文中说道: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其实,对怕老婆的人来说,即使不娶姨太太,娶了个强悍的女人作老婆,一辈子也就休想过上安生的日子了。

      唐朝贞观年间,空前自由,风化开放,女性的生活相对宽松,于是,爱吃醋的妒妇便成群地出现了。在桂阳县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桂阳县令阮嵩娶了阎氏为妻,没想到阎氏是个妒妇,平日对阮嵩就是又打又骂的,偏偏阮嵩是个妻管炎,对老婆的所作所为总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阎氏也就越发嚣张了,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家里家外根本不把当县令的老公放在眼里。

      阮嵩毕竟是一县之长,官场上的应酬是常有的事。一天,阮嵩在客厅设宴招待客人,并召来歌伎助兴。在唐代,歌伎与妓女是有本质区别的。那时的歌伎只不过是些习歌舞等技艺的女艺人,她们唱歌献舞,卖艺不卖身。再说,接待贵客,招待标准较高,吃喝玩乐,歌舞升平,纯属公务应酬无可非议。没想到半路杀出程咬金,正当客人们与歌伎在对酒当歌之际,突然阎氏出现了,只见她赤膊光脚,披头散发,一对妒红的眼珠子都要跳出眼框了,更令人胆寒的是手中拎着一把刀正杀气腾腾地冲进了宴会大厅。这算是咋回事?谁也不想当阎氏的刀下冤鬼,客人们吓得四散奔逃,歌伎们也狼狈逃窜,阮嵩更是吓破了胆,只好躲到桌子底下,大气也不敢喘。一场好端端的酒宴就这样被疯婆娘挥舞大刀给搅黄了。酒局是被搅了,阎氏也得胜回府,她妒妇的声名更是远播了,可后遗症大着哩!
       
古时候做官,任满之后,上级是要考评的。阮嵩任满以后,正好是剌史崔邈为他写考词。崔邈就是当时赴宴的主要客人,一想起当年落荒而逃的情景,崔邈就一肚子火。崔邈是个书法家,擅长草书,他谈论书法的名句山川草木反覆於寸纸之间,日月星辰回环於尺牍之上为世人所称道。阮嵩早就想得到他的墨宝,可就是苦于没有机会。这回阮嵩终于得到了崔邈的书法大作了,那龙飞凤舞的草书还墨迹未干,可字字句句却犹如利箭穿心。考词是这样写的:妇强夫弱,内刚外柔。一个妻尚不能节制,百姓又如何整粛?妻子礼教不修,丈夫的威风何在?阮嵩读后真是欲哭无泪,头上的的乌纱帽就这样丢了。阎氏这时才知道自已闯下了大祸。平时吃香喝辣的日子结束了。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县令虽是七品芝麻官,但毕竟是威风八面锦衣玉食,当年醋意发作大闹酒宴虽然逞一时之痛快,但如今自酿的这杯苦酒只好自已干杯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8 03: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