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人长一张嘴,不外有两个作用:一是吃饭;二是说话。会吃饭的人遍地都是,会说话的,笔者指的是能说会道的就不多了。在人生关键的时刻,如果你说话漂亮得体就可以胜劵在握了。张后胤就是个极其会说话的人。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镇守太原时,曾请张后胤给他李世民当临时老师,教授《春秋左氏传》。张后胤是苏州昆山人,出身于儒学世家,父亲是隋朝的博士,他本人也是饱学诗书,才高八斗的儒生,教授儒家经典自然是不在话下。李世民当时不过是个准皇太子,给皇太子当老师,这个职业向来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并不能为此沾沾自喜。李世民当了皇帝,你自然有机会青云直上,可如果太子李建成登基,你就得近墨者黑了。正因为如此,张后胤同时还当了齐王李元吉的文学,可谓是脚踩两只船。有风得风,有水得水。唐太宗登基后故意将张后胤晾在一边,不理不睬。张后胤急了,便给唐太宗写信,大谈他当年鼓动李世民太原起兵之事,唐太宗念及两人毕竟师生一场便召见了他。
在接风酒宴会上,唐太宗踌躇志满地问张后胤说:“老师,今天你看朕这个弟子如何?”如果你以为这是学生在询问老师,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可是皇帝在面试准部下。就看你如何回答了,一句话也许就定终生。张后胤不愧是当过太师的人,回答的从容不迫,相当漂亮,字字珠玑,堪为经典,他说:“当年的孔夫子虽然有弟子三千,可没有一人获得子、男等爵位。微臣只是辅助了一人,如今却是九五之尊。若论功勋,微臣应当是在孔圣人之上。”这番回答大大出乎唐太宗的意料之外,听起来太舒服了。说他是在拍马屁,可又不露出蛛丝马迹;说他信口雌黄却又句句实在,经得起推敲。唐太宗实在是太高兴了,便说:“过去朕师从老师学习经典,如今你也可以向朕求得一官半职,不知你有什么需要吗?”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来了。张后胤借着酒劲壮了壮胆说出了他的心愿。这有何难,不就是朕一句话嘛,唐太宗一口应允。于是,张后胤当上了管理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校长,那时候叫作祭酒,相当于今天北大清华的校长。
俗话说:积财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其实,学富五车往往不如说出一句漂亮的话。
张后胤活到八十三岁,倒是长寿,他留给后人一首诗,存于《旧唐书》。《全唐诗》没有收录他的诗。这首题为《四言曲池酺饮座铭》的诗是这样写的:“公侯盛集,酺醼梁园。鶯多谷响,树密花繁。波流东逝,落照西奔。人生行乐,此外何论。”散发着没落文人的腐朽之气,毫无才华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