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有钱不存钱的美国人
纪洞天
到了美国之后,最令我困惑不解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何美国人有钱不存钱?难道他们都是诗仙李白的崇拜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也许美国人都以为他们生活在美元帝国的天堂,过得是神仙般的日子,还要存什么钱?是啊,谁见过神仙存钱?太上老君也要备个扑满,将金币(或是天堂元)一枚一枚地放入其中吗?简直是天方夜谭!
有一回,我上花旗银行存款,当我取出一万元的纸币要求存定期储蓄时,柜台的营业员目瞪口呆,不敢做主,立即去请示主管,主管来了之后,又是将我的ID复印,又是问我有没有工作,干什么活,好像我是专门洗钱的黑社会老大,气得我真想破口大骂:这钱我不存了,美国又不是只有一家银行。
美国人出门,钱包里没有一张纸币是常有的事,掏出来倒是花花绿绿的信用卡一大堆。要花钱用卡一刷,或是支票本一签,钱就滚滚而来了。虽然看不到现金可我有的是钱(电子货币)啊!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美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金融风暴爆发了,公司大裁员了,我也被解雇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还不起房贷了,失业救济金简直是杯水车薪不够花了,这时,才感觉到平时有些储蓄真好。美国政府是鼓励美国人有钱就拼命花的,最好是高消费,超前消费,寅吃卯粮,这样经济发展才有动力。美国人反正看病有保险;买房可贷款;孩子上学,公费学校不花钱,私立学校可贷款;老了退休有社会保险金或退休金,大不了住进老人公寓;孩子们年满十八岁就自立门户了,不要父母为他们分忧解愁;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市场非常发达,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美国人都可用土地、房产、汽车作抵押将未来的收入流变现。任何个人和企业的稳定收入流也可用来作质押贷款。美国有1亿多人拥有信用卡,而且不用先交钱就能使用。我还要存钱干什么?有的老人甚至采取蜻蜓自食尾巴的方式来安渡晚年,人还健在时就将自已住的房屋抵押出去,换现金花掉,人一翘脚,房屋就被债主收走了,子孙也只能是干瞪眼。正因为如此,全美国储蓄率仅为1.3%,几十年来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一直在下降,2005年第三季度还曾短暂变为负值。美国人均负债7000美元,可是虱多不痒,据美联社报道,大约有2800万美国人根本没有银行账户,日子照样过得挺潇洒的。对比中国46%的储蓄率,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中国人也不是傻瓜,只懂得赚钱,不懂得花钱。在中国医疗保险、退休养老、失业保险、教育贷款、消费者金融品种等等都还很欠缺,明天充满了变数,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敢不多存钱。否则到时候呼天天不应,唤地不灵,怎么办?一文钱可是会难倒英雄汉的,更何况是凡夫俗子。笔者以为还是多多少少存点钱为好,不过最好是不像美国人大手大脚满打满算,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旦灾难来临就措手不及了。也不要像中国人省吃俭用,日积月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要像传统犹太人那样理财:象拉比依兹哈库说的:“理想的理财方式是,要用三分之一来买地(最好的储蓄方式),三分之一用于商品运作,另外三分之一则应该留在手边。”
美国人多点储蓄,中国人多点消费,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来学犹太人。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