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司徒雷登下错一步棋
纪洞天
中国有句俗话:“一着错,满盘输。”我相信,司徒雷登晚年念叨这句中国名言时一定悔得肠都青了。一失足成千古恨,走错了一步,历史全都改变了方向。本来,朝鲜战争可以打不起来,中国也可以留在联合国,与西方国家也不会闹翻脸,也没有必要向苏联一边倒,说不定连文化大革命也搞不起来,唉,历史没有假设。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已“迁都”广州,司徒雷登让驻华使馆参赞刘易斯·克拉克以“代办”名义去广州,自已却以飞机发生故障,等到待修复的名义留下。得知司徒雷登滞留南京的消息后,中共中央当机立断,决定派黄华出任南京市军管会外侨事务处处长与司徒雷登接触。司徒雷登表示:一旦中国新政府成立,美国即会考虑承认问题。6月28日,黄华也正式告知司徒雷登:已获北平来电,“同意他去燕大一行,他希望与当局晤面事亦有可能”。同时考虑到司徒雷登此时已73岁高龄,无法长途乘坐火车。黄华表示“如要乘坐飞机亦可安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去还是不去北平,司徒雷登举棋不定。司徒雷登想电告国务卿艾奇逊由他来定夺。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傅泾波极力反对,他建议司徒雷登“先斩后奏”。你别看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但他的骨子里还是个洋人,一根筋的洋人。根本不懂得啥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傅泾波才是个知已知彼的人物。他了解眼下的美国内情,美国国务院正面临种种压力,而国务卿艾奇逊又一向胆小怕事,同时面临院外援华游说集团的压力,恐怕不易同意,不如造成既成事实以打开僵局。虽然总统杜鲁门也想抛弃蒋介石,但向国务卿汇报毕竟凶多吉少。中国历史上不乏此类“先斩后奏”的事例。唐太宗在玄武门事件中如果不是当机立断地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造成事实然后再派人向父亲李渊禀报,他的皇帝恐怕也当不成了。然而一向对傅泾波言听计从的司徒雷登,惟独这次却一反常态,坚持要先向国务卿请示。傅泾波毕竟只是军师,一锤定音的人物不是他。6月30日,司徒雷登去函请示美国国务院。7月2日,司徒雷登收到复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访问北平。”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毛泽东当然很不高兴。历史往往有如小孩子玩过家家,刚才还嘻嘻哈哈,转眼间就怒目相向了。司徒雷登本来可以成为中共的座上宾,成为参与缔造新中国的伟人,可是因为他走错了一步,反而成了“千古罪人”。司徒雷登如果先斩后奏到了北平与中共协商承认新中国的事宜,事成之后,大不了回国负荆请罪,可毕竟完成了一件千秋伟业。结果,他请示了国务卿,事情办不成反而成了照镜子的猪八戒,里外不是人。中共骂他,毛泽东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他成了美国侵华政策的代表人物。美国政府也治他的罪,他成了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替罪羊。难怪司徒雷登晚年常常念叨一生中有两个遗憾,其一就是:1949年夏天没有听从傅泾波的话,来个“先斩后奏”,在向美国国务院请示之前,就从南京前往北京与中共接触,造成既成事实。这真是令他终生追悔莫及的遗憾啊!
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