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纪洞天
中国是贺卡的故乡,但许多中国人却以为这是个洋玩艺儿,是从西方传来的。就是中国学者们对这一中华文化的传统也不甚了了,有的人认为是在500多年前的明代天顺年间,中国人才用宽约7厘米、长约10厘米的精美纸张,书写上祝福、恭贺的词句,在春节时互相赠送拜年。也有人认为是在宋代中国人才有了互相投递“拜年贴”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阔,他们并不亲自前往亲友住处拜访,而是派仆人拿着贺卡前往代为拜年。直到学者马未都在最近提出在唐朝时中国人就已有了贺卡,才将中国人发明贺卡的时间提前到公元649年间。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年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与大臣。当今世界上最昂贵的贺卡是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送给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张金片压制贺卡。我想,如果唐太宗的用赤金箔做成贺卡保留到今日,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帝王发明了贺卡,上行下效,自然迅速地在民间普及了。老百姓送贺卡当然不可能像皇帝那般奢侈,他们只能是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虽说没有使用金箔,但毕竟礼薄情意重,把一番心意给表达了。中国贺卡的商业性邮递是从宋朝开始的。据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记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就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因而邮政贺卡的发明权自然就属于中国人而不是英国人了。传统的看法认为,邮政贺卡起于1840年代的英国,发明人是亨利-科尔爵士(Sir Henry Cole)。1843年,科尔委托当时时髦的画家约翰-霍斯利(John Callcott Horsley)替他设计了售价1先令的首张商业发行的圣诞贺卡,当年总共发行了2,050张,借助当时通过的1便士邮政,寄送贺年卡很快便流传起来。如今,邮寄贺卡已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了。
美国也是热衷于邮寄贺卡的国家,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人用的圣诞卡,还都是从德国输入的,直到1875年,波士顿一位名叫卜兰的印刷商人,开始用石印印制圣诞卡, 这种卡的彩色图案是用手工描绘的。因而美国人尊卜兰为“美国圣诞卡之父”。如今,虽然美国的手机很发达,但是美国人还是喜欢通过贺卡表达祝福的方式,体现了美国人文风采的贺卡文化历久不衰。美国的贺卡五花八门,种类繁多,除了圣诞、生日、万圣节、复活节这些节日卡外,还有婚礼卡和感谢卡等等,甚至还发行了全球首套同性恋圣诞贺卡。美国总统的示范作用也为美国贺卡文化的推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寄出真正“圣诞”贺卡的总统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在1933年送出“圣诞快乐”贺卡。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小布什,共有10位美国总统签发过圣诞贺卡。小布什更是签发贺卡的狂热者,据《《科学新生活》报道,2004年圣诞节,小布什及其夫人共送出200万张贺卡,其数量超过全美邮寄圣诞贺卡总数19亿张的千分之一,堪称世界之最。200万,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小布什要在每张贺卡上都亲自签名的话,就必须从那他必须从今年夏天就开始“张罗”这件事,而且天天都要在贺卡上签名,不能间断。今年,小布什和夫人劳拉发出的贺卡也有150万张,他们在贺卡上寄语道:“你赠与我生命和友爱;你的关心使我的精神得以维持……愿你在这个节日里享受信仰、家庭和友谊的快乐,直到永远。”收到贺卡的美国人看到那美妙动人的言语,望着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现实,心里真不知是啥滋味?
12/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