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纪洞天
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总有些好吹牛皮的人,因而吹牛是个世界流行语,然而吹牛在中国和西方的典故却是大不一样的。
在中国“吹牛”一词大致有三个来源。
其一:元朝定都北京之后,大批蒙古人入住北京。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牛是其富足的主要标志之一。所以,蒙古官员之间闲聊时往往会说,想当年老子在草原上有多少多少头牛,真是何等风光啊。当主子在大夸海口时,如果正巧遇上下级官员来访,仆人就会对宾客说,等一等,老爷正在吹牛哩。吹牛,有夸耀,显摆的意思。
其二:在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人们过河往往需要依靠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皮筏子使用时就得临时往牛皮囊里吹气,气吹足了再扎好口子,作为渡河的工具。往皮囊里吹气,不但要有肺活量还要掌握技巧,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很简单,夸下海口,结果吹不起来,被人们嘲笑为吹牛皮的人。
其三:从前,屠夫在杀猪宰羊时,等到猪或羊的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种办法叫作吹猪或吹羊。屠夫们一起喝酒,有的屠夫乘着酒兴夸口他有能耐用这种方法来吹牛。牛的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得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惊人的肺活量不可,寻常人根本就办不到。所以伙伴们都会笑他是在说大话,吹牛皮。
在国外,说起吹牛的由来就大可引经据典了。在荷马的名著《奥德赛》里说到,奥德修斯在海上历险时,途经伊欧勒斯的浮岛。伊欧勒斯虽是个凡人,但众神们都喜欢他,宙斯甚至将东西南北风的掌管大权都交给了他。奥德修斯在岛上呆不住,很想回家,伊欧勒斯就送他一个风囊。一个牛皮缝制的袋子,里头装满了气流。据说能预防暴风,并确保有西风相送,旅途可一帆风顺。想不到船上的水手们利令智昏,以为袋子里装的是黄金,就解开了袋子,结果窜出一阵狂风将他们又重新刮回浮岛。伊欧勒斯气炸了,认定他们得罪了众神,下令驱逐他们。风囊(windbag)这个英文字在十五世纪时是用来称呼管风琴的送风器(bellows),后来又用在人体器官上,用于指肺(haggis)。到了十九世纪时才将大言不惭的人叫做吹牛(A Windbag)了,可是风囊(windbag)根本就没有一点吹牛的意思,不知这个弯洋人是怎么转过来的,我实在是闹不明白。
0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