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一个鸡蛋与一桶牛奶
纪洞天
中国与西方的寓言故事往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起来十分有趣。
在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村姑与牛奶》的故事。说的是,农夫的的女儿出门去挤牛奶,挤了满满的一桶,她顶在头上走回家。一路上,她盘算着,牛奶可以制成乳脂,乳脂还可以制成奶油,奶油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赚回来的钱可以买些蛋,蛋可以孵出小鸡,小鸡多了我可以办个养鸡场。有了钱我可以买礼服,漂亮的礼服自然会吸引村子里的小伙子注目。哼,他们都穿的土里土气,居然还敢向我暗送秋波,我才看不上眼,我把头一甩,什么话也不跟他们说。这时,挤奶姑娘真的把头一甩,My God! 可怜的那桶牛奶也给甩翻了,一切梦想都落空了。于是,英文中产生了一个典故:别急着数小鸡(Don’t Count Your Chikens)
同样的,中国古代也有个别急着数小鸡的故事。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位小说家,名叫江盈科。他编写了一部《雪涛小说》,其中有一个故事十分生动。有个人,一贫如洗。一天,他居然在大街上拾到一颗鸡蛋,这可不得了,他如获至宝地跑回家向老婆报喜。“我有家当了!”老婆问他:“在哪里?”那人说:“只须给我十年的时间就够了。我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等到小鸡孵出以后,抱一个小母鸡回来。这样一来,母鸡生的蛋就可以使我一个月得到十五头小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小鸡三百,把鸡卖掉我可以得到十两黄金。我再以十两黄金买五头牛,母牛生牛犊,三年内我就可以得到二十五头牛了。牛又生牛犊,三年可得到一百五十头牛,把牛卖掉可赚三百两黄金。我再把这些黄金放高利贷,三年的时间内,赚个五百两黄金是不成问题的。” 老婆问她:“你有了这么多的钱想干什么?”那人说:“我打算再娶个小老婆。”老婆一听,勃然大怒,抓起那个鸡蛋砸碎了。于是,一个鸡蛋的家当就全部毁掉了。
当代作家邓拓以这则故事为引子,写了一篇杂文《一个鸡蛋的家当》,收在杂文集《燕山夜话》里。这两则故事都是告诫人们:不应该在今天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之前就动手採收明天的成果,那样的话,没有不失败的。想用空想代替现实,到头来只能是鸡飞蛋打一场空。有趣的是,那位古代的中国人想靠养鸡发大财,外国的挤奶姑娘也同样是想靠养鸡赚大钱,俩个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难道养鸡真是古今中外致富的一条捷径吗?
邓拓因为写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杂文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与吴晗、廖沫沙一起被打成“黑帮分子”。1966年5月18日凌晨,邓拓怀着“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悲壮情怀,以死抗争,愤然自杀。邓拓虽然不想发什么横财,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已却会比那个拾到鸡蛋的“市人”结局更悲惨。
最近,中国共产党主席胡锦涛表示,共产党不会再折腾了。是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再也不会重演了。
0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