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纪洞天
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不论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人人一样,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也就是说,上帝给了每个人每天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第三个八小时才是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而人与人的区别就在第三个八小时显现出来了。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业余时间产生的天才。爱因斯坦虽然智商特别高,但他也是个常人,每天都得睡觉。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只需睡4、5个小时就够了,仍然精力饱满。军事家拿破仑也只要睡极少的时间,照样生气勃勃。可爱因斯坦就不行了,他每天都要睡10个小时以上才够,比平常人还多了二个小时。爱因斯坦于1900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1901年入籍比利时。这时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活就只好到专利所的当个小职员(爱因斯坦自称是个“苦力”)。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在工作余暇偷偷地研究物理学,他的研究工作除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之外,还涉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化学和生物技术也得益于爱因斯坦关于分子和分子运动见解。仅1905年这年,他就发表了五篇论文,解决了三个划时代的问题。他的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交到苏黎世大学,还被授予博士学位。这一切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取得的成果,真是太了不起了!
鲁迅的一生写了1000万字的作品,其中著述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鲁迅只活了五十五年(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也就是说他平均每年要写18万字以上,每个月要写15000字以上,每天要写500字以上,天天如此,不能间断。鲁迅哪来的这么多时间呢?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又都不好,因而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他说了:“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在写作上。”正因为如此,鲁迅对时间特别的珍惜。他说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他还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有人曾做过统计,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一生的时间分配如下:睡觉21年,工作14年,个人卫生7年,吃饭6年,旅行6年,排队5年,学习4年,开会3年,打电话2年,找东西1年,其他3年。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毕竟也可供我们参考。将旅行、排队、开会、打电话、找东西、其他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才20年。一个人要想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也就只能挤这20年的时间了。实际上,扣除年少无知和年迈体弱的岁月,20年的时间是要大打折扣的。
要想管理好业余时间,至少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目标要明确。你到底要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方向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否则即使时间到手了,也会像流水似地溜走了。
第二,要订个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有了计划才能随时检查执行的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要能出成果。计划只是手段,出成果才是最终的目的。业余时间是否管理好了,都得以成果的大小来检验。
如果你不想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等等,而想成为人才的话,那就管好你的第三个八小时吧!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0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