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自杀俱乐部(之二)

作者:纪洞天  于 2009-3-5 13:3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小说|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评论

关键词:


智者自杀俱乐部(之二)


纪洞天


盖瑞同罗伯特一起前往智者自杀俱乐部。在路上,罗伯特告诉盖瑞:你知道我为什么名叫罗伯特吗?我原本名叫菲力普,就因为我特别钦佩罗伯特,所以才改名的。盖瑞问:罗伯特是谁?罗伯特说:马提欧-罗伯特是十八世纪意大利的一位制鞋家,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殉教自杀心。十三岁那年,他用刀切下自已的睾丸而一举成名。后来,他搬迁到威尼斯居住。罗伯特自制止了十字架,他企图将自已的双脚钉在十字架上,但由于路人的阻止而没有成功。两年后,罗伯特实施了更周密的殉教自杀计划,一切都在室内实施,这样外人就无法干扰了。他先是褪去衣物,双脚重叠并亲自用钉子钉在十字架上。盖瑞叫了起来:那有多痛啊! 罗伯特说:是的,他的毅力确实是过人的。接着,他又将自已的身体捆绑住,用刀子将身体割得伤痕累累。他用还能动的双手在地上爬行,当十字架拖到窗边时,他故意让身体失去平衡而掉出窗外。由于十字架事先是用绳索绑在天花板的梁上,所以就能悬挂在窗外的墙壁上。这时,他又用左手将自已的右手钉在十字架上,当然他的左手是没有办法再钉在十字架上了。路人们看到悬挂在高层建筑上的罗伯特都骚动不已,可是因为没有消防队的云梯也无法解救他。一连几天,罗伯特忍受着饥饿和烈日的曝晒,最后因体力衰竭而死去。这事就发生在180642日。罗伯特死时年仅十七岁。盖瑞听了深受震撼,他说:太了不起了,一个大无畏的殉教者。

罗伯特和盖瑞到达俱乐部时,五十二名正式会员都已到齐了,另外还有七名候补的会员。轮值主席宣布开会后,包括盖瑞在内的八名候补的会员将进行抽签,决定谁能够替补已自杀的一名正式会员。轮值主席说:我这儿有五十二张扑克牌,你们每人抽一张,谁的点数最小,谁就能成为正式会员。如果点数相同,则进行第二轮抽牌。想成为正式会员的前来抽牌,还不想成为正式会员的人可以站在一旁观看。有个候补会员走上前抽牌,可当他的右手指头碰到扑克牌时,立即像筛子般地发抖动,无法控制住自已。轮值主席说道:你怕什么?这一切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你,你要是不敢抽,你就退下好了,让别人来抽。众人高喊道:退下!退下!退下!也有人喊叫:胆小鬼!还有人叫道:怕死的靠边站!那人羞愧地退了下来。看到这个场景,一向好胜心强的盖瑞不由地热血沸腾,他走上前去,说:我来抽牌!他毫不动摇地抽了一张牌,并当众亮牌:红桃老A。众人齐声欢呼:好样的!好样的!好样的!盖瑞的脸上充满胜利者的喜悦,罗伯特则高兴地上前拥抱盖瑞,并且对他说:你真是超捧了!我没有看错。其他六名候补会员抽的牌点数都比盖瑞来的大.

当晚,罗伯特以《自杀是智者的最佳选择》为题做了演讲。

罗伯特说: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自杀是愚不可及的蠢事,只有傻瓜、笨蛋、白痴才会自杀。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凡夫俗子、平头百姓他们看重的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这只不过是物质的生活,是人生的第一境界,而智者往往是解决了物质生活的人,他们事业有成,名利双收,因而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生活,这是人生的第二境界;是灵魂的生活,这是人生的第三境界。正因为如此,即使物质生活的条件再好,如果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灵魂的生活无法实现,与其混混沌沌地活着,像只会吃吃喝喝的行尸走肉,像没有生命的木雕泥塑,他们往往是宁可选择自杀,毅然决然地告别人世。

具体地说,智者自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A、理想主义无法超越。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一个执着于理想主义的人。杰克·伦敦感到自己会比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写得更好,这就给了他前进的动力,最后他发现自己终究不如托尔斯泰。当他发现自己一辈子的追求的理想破灭了,中止生命也就是很自然的选择。不断超越,他活着才有意义,无法超越了,最后他只能是自杀身亡。

B、名人的感情往往是孤独的忧郁的,而又无从发泄。日本的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文如其人,在他唯美主义的作品中,就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但人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忧郁最终会成为他自杀的前兆。而作为作家,他觉得“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因而,他是殉职而死的,尤其他是离开家,走到工作室去结束生命的,更说明了他的用意之深。

C、自杀的名人天生具有悲剧的性格。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晚年深受病痛折磨,在多年医治无效后,他彻底被病痛打败了,这违背了他生存的信念,能选择的只有消灭自己。在《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对着崇拜他的小男孩说:“它们(鲨鱼)把我打败了, 这回是真的给彻底打败了。”再者,海明威晚年的写作生涯也遇到了瓶颈,他无法再写出荡气回肠的作品了,这对一个自命不凡的作家来说是生不如死的境遇。他在文学创作上又被打败了,这也违背了他生存的信念。所以他选择了消灭自己。老渔夫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海明威想到了消灭自已而不是被打败,在人生的悲剧中当一名不被打败而是被消灭的硬汉。

        D、自杀的名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自恋的情结。马雅可夫斯基是前苏联才华横溢的大诗人。20岁时马雅可夫斯基认识了举止优雅、品貌端庄、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兴趣的玛丽亚,她把浪漫的诗人迷住了。但是,势利的玛丽亚的父母把她另嫁别人。在1915年诗人认识莉莉娅,并很快爱上她。但莉莉妮视爱情为游戏,后来却嫁给了批评家勃里克。192810月,马雅可夫斯基在巴黎追求法籍的俄罗斯少女达季雅娜并向她求婚,但女方却拒绝了.19295月,诗人与莫斯科艺术剧院已婚的女演员波隆斯卡雅热恋,他提出让女友离婚,退出戏剧界,安心做他妻子的要求,被却屡屡拒绝。爱情的不幸使诗人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他不幸的爱情。

罗伯特的演讲大受欢迎,不时被听众的掌声打断。
  盖瑞怎么也没想到,自杀居然还有这么高深的理论,而且是一套一套的。他真是大开眼界了。(待续)

              03/04/09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0 回复 xqw63 2009-3-5 13:52
看来,自杀的都是舞文弄墨的文人,也确实,因为在一种自我囹圄的氛围里难以自拔,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念头
0 回复 homepeace 2009-3-5 13:52
开眼界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08: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