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拎错的手提包(推理小说之三)
纪洞天
张泓说:好了,也该收网了,你尽管还可以在网里活蹦乱跳,但是顽抗是没有出路的,你更不可能成为漏网之鱼。我们不妨将整个事件来作个历史的回顾吧。那天,丢包人因为发现车上有小偷,他带着三十万人民币生怕被偷便提前下车了,没想到越怕出事越是出错,他在慌乱中错拿了你的包,当他下车后马上发现了,便雇了出租车追赶那辆公共汽车,可是迟了,你已经下车了,在车厢里根本找不到你。一连几天,他像丢了魂似地四处张贴广告,并且在25路车上寻找你,可是你就像从人间蒸发似的,消失了,他怎么也看不到你的踪影。平时,他和你在25路车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判断你是本市人,但是几百万的常住人口,要找到一个面熟的人谈何容易。估计当时,你可能是生怕他认出你不再乘坐25路车了。
从你留下的手提包里,我们也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几本新买的书,书的内容倒是很杂,从推理小说到养生之道,从言情小说到科幻作品都有。其中有一本《测字的艺术》是旧书,你不知读了多少遍,显然你是个测字迷。还有,你的包里写了个“王”字,估计这是你的姓。王是大姓,姓王的人太多了,从何下手也是个难题。我们决定从测字上打开缺口,恰好我也是个测字迷,我也知道B市的测字大师邹殿伟,于是我们特邀邹殿伟到本市来讲演,目的是引蛇出洞,指望你能出席他的演讲会。可是如何从听众中将你分辨出来,因为你的额头上并没有写着“王某某”几个字。从《折狱龟鉴》这篇小说中我们受到启发,决定让你自暴其短。果然你自以为聪明,其实却上了我们设下的圈套。参加演讲会共有75人,没有在签到簿上留下姓名只有你一人,请邹殿伟在赠书上题词的人全是用真名实姓,唯独你用了假名,从这两点看出你有意在隐藏某些东西。于是,你从75名听众中浮出了水面,第一次进入了我们的搜索范围。
正好,你也姓王,于是你就成了我们的重点嫌疑人了。经过笔迹专家确认,包里的“王”字与你的笔迹相符,包的主人是你就确定无疑了。而且,那天,你确实是乘坐了25路公共汽车,案发的时间你是在场的。我们将你的照片给丢包人辨认,他也认为你当时就坐在他的身边。但是你说,你的包丢了,就算这是事实吧。对我们来说,关键的关键是要找到三十万元钱的下落,藏的话,藏在何处?花掉的话,花在哪里?我们估计你可能会存在你的户头上,但是查了你的户头,只有一万多人民币,而且是那人丢包前你就存入了银行的户头了。我们将你的照片给人民银行保卫科的人员查看,问他是否对你有所印像。保卫科的人员的人说,像片的人与某个人很相像。原来,保卫科的人员的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人分别在五家银行开了五个保险柜,而开保险柜的人与你的照片相似。我们立即找到档案材料,果然是你,虽然你用的是你读大学时的旧照片来制作假身份证,但是显然是一个人。经过我们上古董市场找到为你制作假身份证的人,他也承认确实为你制作过假身份证。为什么你有真身份证,你却要使用假身份证呢?显然你是要掩人耳目。你害怕人们知道你存放在保险柜的物品。如果你在保险柜存放的是那三十万元钱,那么你就罪责难逃了,因为钱是会说话的。当然,我们没有权利打开你的保险柜,可是保险柜的秘密终究是要揭开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保险柜打开了,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你和你老婆都属于工薪阶层,每月领工资过日子。你又没有向亲朋好友借款。这三十万钱从何而来?为何钱都是崭新的?为何钱都是连号?为何钱都是近期才发行的?你能够解释吗?你即使是聘请最有本事的律师也不会为你作无罪辩护吧?当然,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捡到钱不还,一步之差就是罪与非罪。捡钱不还,视不同情况,有违反道德或违反法律之分。捡了巨款占为己有,本是道德问题。但如果被人发现,失主则可用不当得利为由,通过民事诉讼索还,这属于民法调整范围。按规定,失主多次催讨仍不归还,拾得者还可能会构成侵占罪。“多次”的标准,司法实践一般是3次。你是聪明人,难道你真的想等丢包人三次向你催讨不还,背上侵占的罪名吗?何去何从,你自已决断吧!(完)
0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