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不可吃(《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一) [2009/03]
- 以色列人能走过红海吗?(《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三) [2009/03]
- 筷子与刀叉的磨合 [2008/12]
- 什么地方的人最不怕死 [2009/01]
- 美国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2008/12]
- 在中国”内急”的洋女人 [2009/02]
- 安然睡觉睡得香甜(《圣经》中的科学之十二) [2009/03]
- 都是茅台酒惹的祸 [2009/02]
- 爱情有如一张纸 [2008/12]
- 中国风水流入美国 [2008/12]
- 小布什的八大政绩 [2008/12]
- 圣经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2012/03]
- 神奇的圣经数:153 [2012/03]
- 爱情的的两大要素:时与人 [2008/12]
- 色人 [2009/12]
- 取个啥洋名才好? [2008/11]
- 中国人与洋人的最大区别 [2009/01]
- 北大 ,你愧对司徒雷登! [2008/11]
- 寻找洋厕所 [2009/04]
- 未来是汉语的世纪 [2008/11]
- 感受悟女人 [2008/12]
- 你能当上美国总统吗? [2009/04]
- 天上掉下个博客妹 [2009/01]
- 想鱼目混珠的80后 [2009/02]
- 女数学博士求婚记 [2009/01]
- 合法敲诈 [2009/01]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纪洞天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世界性的古老话题。有人说:先有鸡后有蛋。有人则说:先有蛋后有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们长期为此争论不休,一直没有个明确答案。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者达拉-泽冷斯基称,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明确的谜题答案浮出水面:恐龙首先建造了类似鸟窝的巢穴,产下了类似鸟蛋的蛋,然后恐龙再进化成鸟类(鸡也属于鸟类的一种),这很明确,蛋先于鸡之间就存在了。鸡是由这些产下了类似鸡蛋的肉食恐龙进化而成。
据国际在线报道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物种进化方面的基因学专家约翰·布鲁克菲尔德教授认为,对他而言,这个答案再明确不过了。他说,动物个体在出生之后,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现代生物分子学说认为,是先有蛋中遗传物质的基因突变,才有鸡这个物种出现的可能。布鲁克菲尔德进一步解释说,第一只鸡先是包含在蛋中的一个胚胎,而那个胚胎的遗传基因与生出来的这只鸡的遗传基因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说,属于鸡这个物种的第一个成员肯定是一只含有鸡的遗传物质的蛋。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哲学家大卫·帕皮诺从哲学的角度证明了布鲁克菲尔德的观点。他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是袋鼠生下的蛋,结果蛋里孵出的却是鸵鸟,那么这枚蛋一定是鸵鸟产的,而不是袋鼠产的。”同样的道理,第一只鸡不可能是从其他种类动物所生的蛋中孵出来的。
报道说,英国一家禽养殖协会的主席查尔斯·博罗什说:“第一只鸡出生前,肯定是先有鸡蛋。当然,那些鸡蛋的样子可能和现在的蛋不一样。”总之,他们也是认为先有蛋后有鸡。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主张先有鸡后有蛋的人是有神论者,坚持先有蛋后有鸡的人则是无神论者。其实在《圣经》的《创世记》中,已经明明白白地提供了答案。“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创世记》1:21)上帝不是先造出鸡蛋,而是先造出鸡来,鸡就是各样飞鸟中的一种。
无神论的进化论者则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元素,居然可以撇开造物主,任凭自已互相瞎碰,碰出了一颗鸡蛋来,而且这鸡蛋还能孵出小鸡。“各样飞鸟”还能进化成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还能进化成类人猿,类人猿再进化成猿人。
我们知道,一颗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成熟的卵子一般呈球形或圆形,不同动物的卵大小差别悬殊,有的很小,如人类的卵,直径仅有100微米;有的很大,如鸵鸟的卵,直径可达10厘米。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只是细胞内的一小部分而已。有人曾将DNA分子与电脑晶片的资料传送效率作个较量。假如将全世界图书馆内的资料全数存入电脑晶片内,我们需要堆积如山的晶片,而晶片堆成的高度,比起地球往月球的距离还要高;倘若我们用DNA分子作同样的资料储存,我们只需像针尖的百分一体积大小的DNA分子,便能达到此目的!DNA分子的效率比人类尖端科技的矽晶片超出45个一百万乘一百万倍。
生物界个体的千差万别,实质上在于DNA 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技术人员运用放射自显影等先进分析手段可以得出特定的像商品条形码一样的DNA图谱。这种图谱在个体之间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各不相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称为DNA指纹。难道鸡蛋中的DNA指纹能靠瞎碰撞就碰出来吗?就是白痴也不会相信!
0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