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2019/12]
- 私生子惊天泄密十年后必登大位 [2024/04]
- 秦刚出事了(朋友圈劲爆} [2023/07]
- 老王恐怕得出来说说清楚了 [2017/05]
- 美国有个斯诺登 中国有个令完成 [2016/12]
- 一妇女全裸在天安门前抗议,身上写着“黑暗”两字 [2024/04]
- 习李当局最后的赌注——评国家雄安新区的设立 [2017/04]
- 权利分赃似尘埃落定 [2017/10]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2016/12]
- 此“柒”非彼妻 [2019/12]
- 为虎作伥栗战书 [2022/11]
- 庶民的胜利 [2019/10]
- 北京六四究竟死了多少人?戒严部队绝密文件泄露 [2024/06]
- 为何女作家大多相貌平庸? [2019/06]
- 刘晓波——一个悲剧人物的谢幕 [2017/07]
- 上海人出了什么问题 [2010/12]
- “爸爸;我要带你回家!” [2009/02]
- 诗一首《七绝》后海 [2009/02]
- 《地铁艳遇》(续四) [2008/11]
- 诗一首《七绝》情人节(一) [2009/02]
- 老毛战术PK老美赌场 [2009/05]
- 应聘碰到这样的女秘书之《拔刀相助》 [2009/02]
- 《刘心武握过我的手》 [2009/03]
- 老毛战术PK老美赌场 [2009/05]
- 《一位新来的漂亮的女老师》(一) [2009/01]
- 向陈九先生请教 [2009/04]
- 诗一首《七绝》增君 [2009/02]
- 诗一首《七绝》无题 [2009/03]
- 诗一首《七律》答谢众网友 [2009/03]
美国林书豪PK中国韩寒
那小兵
林书豪和韩寒两人都是黄炎子孙,只是成长与成名于不同国家,前者两年前毕业于哈佛大学,后者没读过大学,前者靠精彩球艺一举成名,后者靠文坛盛名致富,这让人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凭文化程度,为何哈佛毕业生混得不如中国高考落第生?
其实,人们都知道在哈佛拿个经济学士一点不比在北大清华拿个博士容易,那可是件“脱胎换骨“的艰难事情,从考SAT到过五关斩六将般的面试,从基础课到世界领先课题研究,一个哈佛毕业生在美国也是难能可贵的人物。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熬不下去的人宁愿去开公司,其中有微软和脸谱网的创建人,可见从哈佛里”漏走“的人也不失哈佛的创新精神。林书豪却是一心一意只想打篮球,在冷板凳上熬了许久,上场还靠是顶替机会,真材实料,场场发威,几天之中便震惊了世界,破了哈佛六十年与NBA的缘分记录,实在是哈佛中的另类人物,说实在话也算是个反潮流者了。在美国华人中哈佛才子不少,但这并不能让他们摆脱文弱书呆子的刻板形象,缺的就是林书豪这样一个聪明健美的代表形象,难怪每个年轻美国亚洲人都欢呼雀跃,那是为自己高兴呢。
中国人的高兴却是另一种。人们把太多的感情和希望都寄托在几个国家树立的模范榜样身上,形成了特别脆弱的心理,一个运动员脚筋伤了就被骂“国耻”,一个篮球明星退下来了就被贬“无能”,千千万万颗浮躁的心都在寻求一个自我标榜的对象,在满足片刻虚荣之后再继续寻找另个虚荣寄托物,韩寒也正是这种社会心理下形成的另种偶像。正因为要对抗那些国家树立的榜样们,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同借用的情绪发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独具幽默感的韩寒。顺着韩寒的笔墨,无数人借题发挥大肆发泄着苦闷和理想,也正是这个颇具感性的韩寒能让这些80后们感觉到了“韩寒灵魂”附在了自己身上,如同所有参与者都吃了同一种摇头丸,发出同样的尖叫,最后同时被韩寒的《三篇》的理性泼了一头冷水,顿时失落灰心,这时方舟子看准了时机杀入其中,嚷嚷“皇帝新衣”,替无数失望者找到了发泄愤怒的攻击目标。若碰上林书豪这样完美的人,方舟子便找不出漏洞,我们无法发泄精神郁闷,反而让我们不得不屈服于理性,这并非当今中国80后们追求的时尚感受。
说实在话,目前中国的“韩寒”还真不少,在经济学中的XXX教授、在美术界的XXX大师、在励志业中的XXX大师、在金融业的XX股神…..只要中国人继续寻找心理偶像,这类偶像就会不断繁衍和冒头。美国人不同,因为有了上帝这个“绝对偶像”,其他人都不会成为“神”了,也绝无中国人那种“造神动力”,喜欢林书豪也仅限于体育范畴。韩寒的赛车水平无法匹敌林书豪的篮球技艺,韩寒的文化水平当然也赶不上林书豪这位哈佛生,但中国人不都是这样比不过美国人吗,何必太过较真呢?你喜欢林书豪但林书豪却自认”美国华人“,你又怎能借着他发泄自己的郁闷或提升自己的自尊呢?看看那些向林书豪推荐女友的美国媒体就明白,美国人推荐的都是白人美女,可见美国人把林书豪和关颖珊这些人看成了“白人”,根本没把他们和你这个中国人联想在一起。中国人想以林书豪为荣恐怕不如另找个韩寒算了,真的假的都不要紧,关键是我们自己中国人,让大家有个发泄情绪的渠道,用时高兴,不用时砸烂,不必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