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2019/12]
- 私生子惊天泄密十年后必登大位 [2024/04]
- 秦刚出事了(朋友圈劲爆} [2023/07]
- 老王恐怕得出来说说清楚了 [2017/05]
- 美国有个斯诺登 中国有个令完成 [2016/12]
- 一妇女全裸在天安门前抗议,身上写着“黑暗”两字 [2024/04]
- 习李当局最后的赌注——评国家雄安新区的设立 [2017/04]
- 权利分赃似尘埃落定 [2017/10]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2016/12]
- 此“柒”非彼妻 [2019/12]
- 为虎作伥栗战书 [2022/11]
- 庶民的胜利 [2019/10]
- 北京六四究竟死了多少人?戒严部队绝密文件泄露 [2024/06]
- 为何女作家大多相貌平庸? [2019/06]
- 刘晓波——一个悲剧人物的谢幕 [2017/07]
- 上海人出了什么问题 [2010/12]
- “爸爸;我要带你回家!” [2009/02]
- 诗一首《七绝》后海 [2009/02]
- 《地铁艳遇》(续四) [2008/11]
- 诗一首《七绝》情人节(一) [2009/02]
- 老毛战术PK老美赌场 [2009/05]
- 应聘碰到这样的女秘书之《拔刀相助》 [2009/02]
- 《刘心武握过我的手》 [2009/03]
- 老毛战术PK老美赌场 [2009/05]
- 《一位新来的漂亮的女老师》(一) [2009/01]
- 向陈九先生请教 [2009/04]
- 诗一首《七绝》增君 [2009/02]
- 诗一首《七绝》无题 [2009/03]
- 诗一首《七律》答谢众网友 [2009/03]
上海人出了什么问题
有个叫柏杨的人,曾写过一本书《丑陋的中国人》,当然有心气儿的也可去写一本《漂亮的中国人》,但至今我还没看到。
柏杨并没有因为这本书而被国人骂死,但愿我也不会因为这篇陋文而被上海人骂死。
上海人出了什么问题呢?!
不是上海人说不说上海话的问题,而是“上海人”怎样来对待“上海文化”的问题。
上海是中国“西洋文明”的摇篮,就像北京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一样。
北京曾挖出块“北京人”的头盖骨,期待能在上海也挖出一块“上海人”的什么东西出来。北京曾是元、明、清三朝古都,加上当今是名副其实的“四朝皇城”,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就诞生在北京,所以说北京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并不过分,只是角度的不同而已。
上海人除了那点“西洋文明”外,还有些什么可引以为自豪的呢?海关大楼?百乐门舞厅?印度巡捕?十里洋场?是那首“蔷薇呀蔷薇处处开”的歌还是那块“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当然还有共产党在那里诞生,鲁迅人等曾呆过的“亭子间”,老上海人住过的“石库门”。
任何事情都是可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谈的,比如上海人的“西服革履”北京人的“长袍马褂”,比如上海人的“油头粉面”北京人的“中分板儿寸”等等。
上海人骨子里还是“殖民地文化”在作祟。
这当然怪不得上海人自己,谁让上海很早就成为远东最大的城市。在上海人眼里,中国其他地方都是“乡下”,除了上海人,中国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下人”。
自1843年《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的签订,上海开埠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可见其渊源流长。洋人对上海近百年的殖民统治怎么可能一点东西都没留下呢?它们并没有随着1949年那隆隆地炮声而“烟消云散”。
留下的就是所谓的“文化”。
当天窗洞开的时候,飘进来的不光是香气,也有厕所的味道。当美味端上餐桌的时候,爬上去的不光有蚂蚁,还有苍蝇。
上海自解放后仍风光过三次。一次是那著名的“一月革命风暴”,一次是改革开放后“打造成亚洲的金融中心”,再就是最近刚刚成功举办了“世博会”;所以做为上海人,是可以引以为自豪的。
至于“上海人”常常成为“非上海人”的嚼头儿,恐怕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妒嫉;还得从上海人自身找找原因。
究竟上海人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