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留学生吕令子 [2013/04]
- 我在家做生煎包 [2013/02]
- 我记忆中的上海(5)豫园商场大墙后面 [2011/06]
- 我记忆中的上海(1) [2011/06]
- 干露露好身材大家多关注她的“好身体”。 [2013/06]
- 我记忆中上海(8)-站在外滩的感悟 [2011/06]
- 我记忆中的上海(2)--复兴公园 [2011/06]
- 上海郊区--青浦朱家角 [2011/06]
- 我记忆中的上海(3)-豫园(老城皇庙)三重天 [2011/06]
- 苏州评弹《钱秀才 试才》张鉴庭 张鉴国 (贺翻老生日快乐) [2016/07]
- 李小龙用双截棍打乒乓球 [2011/01]
- 绝对爆力,如同簿唱红打黑 [2013/08]
- 我刚从那里回来-海港早晨 [2011/12]
- 祝洋洋生日快乐 [2011/07]
- 我做了三个花瓶灯 [2010/10]
- 祝方方生日快乐 [2011/06]
- 绛紫湮 别理我 [2010/08]
- 平心静气 细看美国 [2012/11]
- 如烟如花--如烟花姐 [2011/08]
- 紫湮妹生日快乐 [2012/05]
- 下雪天看石榴树 [2010/12]
- 张清芳《再别康桥》--送给辛苦的绛紫湮 [2011/02]
從喧鬧的日月潭往信義鄉,要翻過一彎又一彎的山路,還有921震災過後留下來的大批土石流遺跡,毫無人煙的山邊有許多葡萄園,羅娜國小建在部落裡的平原,層層疊疊的山嶺近貼在百餘人校舍的正對面。「原住民16個族群中,唯有布農族只歌不舞,」五十六歲的馬彼得,從小單親,在那個年代只有3個原住民考上台中師專,最後只有他考上校長返回部落服務。對音樂毫無造詣的他,2008年卻組織了原聲音樂學校,號召信義鄉共11個部落的孩子,從小學生到高中生,每個周末到羅娜國小上課唱歌。就像猶太民族一樣,馬彼得想為孩子爭取的是平等的戰局,「台灣長期以台北看天下,台北日新月異,但偏鄉卻數十年不變,」他曾多次差點被分發到都會區當校長,但他自動請纓留下,「在都市裡,多一個知識份子或是多一個菁英,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在部落裡,多一個知識菁英,就多一份力量,就能夠改造整個原住民社會。」56歲,一頭銀白髮的馬彼得想得還更遠。他從100多個孩子中挑選幾個優秀的學生,一路支付生活費、學費栽培,讓他們讀私立學校、補習、出國遊學見識,圖的是在各種領域的頂尖人才中有原住民、有布農族人,可以和其他民族爭高下。
2017年3月,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邀請波蘭的波茲南少年合唱團 Poznan Boys' Choir來台,參與包括「玉山星空音樂會」在內的4場音樂會, 並在新竹巨城購物中心共同快閃演唱中文民謠《茉莉花》、
維也納, 聖彼得大教堂(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台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