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留学生吕令子 [2013/04]
- 我在家做生煎包 [2013/02]
- 我记忆中的上海(5)豫园商场大墙后面 [2011/06]
- 我记忆中的上海(1) [2011/06]
- 干露露好身材大家多关注她的“好身体”。 [2013/06]
- 我记忆中上海(8)-站在外滩的感悟 [2011/06]
- 我记忆中的上海(2)--复兴公园 [2011/06]
- 上海郊区--青浦朱家角 [2011/06]
- 我记忆中的上海(3)-豫园(老城皇庙)三重天 [2011/06]
- 苏州评弹《钱秀才 试才》张鉴庭 张鉴国 (贺翻老生日快乐) [2016/07]
- 李小龙用双截棍打乒乓球 [2011/01]
- 绝对爆力,如同簿唱红打黑 [2013/08]
- 我刚从那里回来-海港早晨 [2011/12]
- 祝洋洋生日快乐 [2011/07]
- 我做了三个花瓶灯 [2010/10]
- 祝方方生日快乐 [2011/06]
- 绛紫湮 别理我 [2010/08]
- 平心静气 细看美国 [2012/11]
- 如烟如花--如烟花姐 [2011/08]
- 紫湮妹生日快乐 [2012/05]
- 下雪天看石榴树 [2010/12]
- 张清芳《再别康桥》--送给辛苦的绛紫湮 [2011/02]
阿格丽希出生於布宜诺斯艾利斯,并於三岁开始学习钢琴。在她五岁时,她受教於 Vincenzo Scaramuzza,这位老师带给她的影响是抒情性和感情的加强。她八岁时有了第一场的音乐会,曲目为莫札特的钢琴协奏曲。
阿格丽希全家於1955年时搬到了欧洲,她受教於奥地利的弗里德里希·古尔达。之後,她又陆续受教於米开朗杰里及阿斯克那斯。1957年,阿格丽希16岁时,在三个星期之内连续赢得了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以及布梭尼国际比赛。在布梭尼国际大赛时,阿格丽希遇到了米开朗杰里,之後当她二十岁遇到艺术生涯的危机时就曾向他求教。
阿格丽希赢得1965年於华沙举行的第七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其中赢得比赛的关键是她在演奏萧邦的C大调练习曲(Op. 10, No. 1)时大胆自信的演奏。次年,她举行了她在美国的首演,出现在林肯中心的伟大演奏家系列中。1965年她录制了第一张唱片,曲目有萧邦、布拉姆斯、拉威尔、普罗可菲夫及李斯特的作品。数年之後,她又录制了萧邦的第三号奏鸣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Op. 53)以及其他小作品。她的演奏技巧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可比拟霍洛维兹。的确,她早期的录音(十九岁时)同时是她比赛时的主力作品,例如普罗可菲夫的《触技曲》以及李斯特的《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至今仍是这些曲目的标竿诠释。虽然有一些批评指出他的演奏带有过度夸张力度和速度,她的演奏仍然带有她的独特热情和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