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袒裎相见 [2014/12]
- 睡不着觉 [2011/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要过春节了,想找点应景的曲子上传凑个热闹,最熟悉一个是民族交响乐《春节序曲》,一个就是小提琴曲《新春乐》。网上搜一下,居然有吕思清演奏的《新春乐》,得嘞!就是他了。
看小吕同学那架式,像是亲友聚会时的即兴表演。其身后是一幅画,好像就是北大校园风景“一塔湖图”。如果让喜欢影射的人士来分析,此图的潜台词是说小吕同学的演奏“好得一塌糊涂”,还是“糟得一塌糊涂”?要我看来,甭管如何,和咱比是强多了。
新春乐,人容易乐高,一车大炮像傻冒(广东人将“吹牛”叫作“车大炮”)。
咱上小学那会儿,教育指导方针是“又红又专”,实际执行起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努力的重点都是只“专”不“红”的。因为咱们这茬人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个个都是“自来红”。努力奋斗的目标自然落在“专”上,数学语文不吃重,不值得“专”,倒是音体美值得下功夫,大家都以有一技之长为荣。那会儿是个学生不学画画练书法,不会一种乐器,就没有参加少年宫活动机会,没有参加各级“小红花宣传队”的条件,那是很坍面子的事。好在那时不是个追名逐利的时代,家长缺乏当虎妈的功利动机,孩子们也就多了些文化生活乐趣。
有一长辈是内行,一天给咱看手相,不算吉凶富贵,不论五行阴阳。只见咱的手指瘦长,指尖宽平、指肚饱满,且小指长度超过无名指第二关节,遂铁口直断:这孩子具备学习弓弦乐器的条件。业内人士打了保票,咱家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糊里糊涂拉了一些练习曲,有名的便知,无名的不晓。记得最牢的一个是《新春乐》,再一个是《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都是新疆风情“胡旋舞”的调调,节奏越来越快,裙摆越舞越高,咱是手忙脚乱、气结巴呴跟不上步调。尤其是“阳光照耀”拉得我五心烦躁且不着调。没有虎妈自己又马虎,结果是指导、督促两不找。再后来,万众一心奔高考,吹拉弹唱都打倒。我的音乐演奏家的梦终于碎碎平安,从而失去了进白宫吃大餐的机会。
从网上搜索结果看,有许多小朋友演奏《新春乐》的视频,显然如今学琴的,也多以此为练习曲的。拉那“阳光照耀”的视频几乎没有,估计是难度更大一些,技巧如果够不着,以咱过来人的体会,那音效就和钝刀割鸡脖子一样恐怖。学艺如此,不如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