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袒裎相见 [2014/12]
- 睡不着觉 [2011/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一大便宜事是:市场上的货品也和街上的人一样,什么来路的都有。本人嘴馋,禀承“想要知道梨子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的金科玉律,对于眼生的水果都想尝一尝。正如揣着游龙戏凤的痴心梦想外出猎奇猎艳,结果遭遇的多半是些野鸡野鸭一样,大胆尝试往往会吃苦果。有的也不是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不知其何为生、何为熟,何为当令、何为新鲜,由着自己胡乱吃将去,结果必然不妙,所以,从古至今“自食其果”就是一贬义词。
当然,“尝新”、“猎奇”、“猎艳”的结果假如都是一套套的杯具,恐怕这些词今天早已不存在了。“自古成功在尝试”,尝试一下莲雾应该不会失败的。
初见莲雾于超市,两三颗卧于泡沫盒中,外包一层薄膜,里裹一身泡沫网眼衫,贴身又是一透明薄膜套,饶是如此层层呵护,嫩红娇艳的体态依然隐约可见,越发显得珍稀可贵、玲珑可爱。
去除包装后,托于掌中,盈盈欲舞。体态如悬铃,粉嫩如莲花。肤施薄腊,轻弹得破,与其相比,再嫩的葡萄皮也都是饱经风霜的;用刀当中剖开,肉如冰脂,雨雾弥蒙,呈半透明状,令人作烟雨山岚想。所谓“莲雾”,“莲”描绘其形,“雾”传神其质。真是名至实归,诗情画意。
终于要品尝了,轻轻一咬,清灵灵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脆生生出落的别样鲜。清甜脆口,多汁无核,止渴生津,齿颊留香。果是仙果,人是神仙,神仙姐姐、姐姐神仙,再无一点差别。
吃得此果,便不奇怪为什么美好的东西往往被人神话。据我揣测,《西游记》里五庄观的人参果其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莲雾。
先看其外观:
“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西游记》)
初生婴儿俱是粉嫩的,正与莲雾的色质相似,且“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正是因其形状如悬铃,由所见引发若有所闻,这就是美学所说的“通感作用”
再看其采摘过程:
“那猴子原来第一会爬树偷果子。他把金击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扑的落将下来。他也随跳下来跟寻,寂然不见;四下里草中找寻,更无踪影。”(《西游记》)
这情形也和成熟的莲雾易落的特征相符,网上有篇描写采摘莲雾的博客中记叙:“到了莲雾树旁,让我兴奋,就像小时候摘山楂似的,一手抓住挂满果的枝头往下拉,一手去摘枝上的莲雾。谁知手还没够到果,那十多颗莲雾竟然像听到命令似的齐刷刷掉在了地上,立时摔成了一摊果汁。见此情景,我一下窘在那里,手都收不回来了。小姑娘见状,不但没怪我,反倒甜甜地笑了起来,她一边笑一边把我拉开说:‘看着,我来摘。这摘莲雾是功夫活,稍一碰就会脱枝。细皮嫩肉的,掉地就捡不起来了。’ ”
最后体会其食用滋味:
“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西游记》)
咱家倒是特意地“细嚼细咽”来着,可还是觉得毫无渣滓、毫无挂碍,一味的口滑,空灵得有如临去秋波的那一转,不由你把握,却给你留下万种思量。
行了,好话已经说完,回到现实,不免又见着添堵的东东。在今天这个作孽的时代,许多美好的东西终难逃东施效颦式的恶搞,如“菊花”、“同志”、“吹箫”等等,莲雾也难幸免。有姑娘其貌不扬,长了个壁肥肉厚的“狮子朝天鼻”,也叫“蒜头鼻”的,如今到了美容整形外科大夫那里,有了一个娇艳的新名字:“莲雾鼻”。这帮拿人脸蛋打草稿的家伙,真能糟蹋好东西啊!虽然中听,奈其不中看何!
(以下资料来自“整形网”http://www.ye120.com/plus/view.php?aid=19912)
【ZT】蒜头鼻不必烦恼
蒜头鼻鼻头圆钝、鼻尖低平,若是鼻头宽度大于两眼间距,则戏称为“莲雾鼻”。手术方法则是抬高鼻尖、缩小鼻头、延长鼻中柱。通常可用隆鼻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