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加拿大安省省选将在10月6日举行投票,本人接到投票通知也有好一阵了,不过把票投给谁呢?
前些天有场电视辩论会,三党候选人同台亮相,言辞激烈,屡见互相攻击,政见却大同小异,这在加拿大这样风调雨顺的国家里是一种选举常态,做戏的成分远大于实际。票给谁,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奇迹。这很挫伤曾经用脚投票的新移民眼下用手投票的积极性。再想想,这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得意忘言,得鱼忘筌,能过太平日子,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民主选举不参与也罢。
自报家门是拉选票的必杀技。三位候选人背景各异:争取连任的省长从政前是律师,职业训练就是让假话听起来像真的;新民党的女候选人强调了自己工人阶级的出生,但代表的是新民主党而不是共产党,因此不并鼓吹无产阶级革命;保守党候选人则强调自己东欧斯洛伐克移民的家庭背景,并说:“斯洛伐克人的历史是悲惨的,他们先经纳粹,后经苏联的统治,这使我懂得了珍惜自由,民主及尊重他人。”其实这家人祖父辈二战时就来加拿大了,应该是没被苏联人修理过,所谓“后经苏联的统治”应该是耳食之言,这段被苏联统治“撕罗伐克”经历的真实性是打了折扣的,也只能当忆苦思甜式的选举语言听听了。
提到苏联,如今叫俄国,也民主了,眼下也要选举了。只是那选举,怎么选也是多此一举,“江山你我轮流坐,梅普两人过家家。”总统、总理的位子几年前就被“每得为姐夫捕鲸”两人预定了,两人配合默契,修改法律,用民主程序预定个“总统”、“总理”位子比预定生日蛋糕还容易。真让贩卖民主狗皮膏的人灶膛烧王八——窝火又憋气。
这老毛子玩什么都有股子霸气,估计这民族性就与民主精神格格不入。
过去有个老笑话,说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那会儿,八国联军进军到八大胡同,可就都生了病了。上同仁堂抓药,不会说中文,咋办呢?数法国佬最机灵,将长了梅花的那话儿朝柜台上一搁,边上放一叠钞票,那意思就是拿钱抓药治屌毛病。各国鬼佬心领神会,纷纷仿效。就是俄国佬缺心眼,以为是列强打赌斗宝比大小。为国争光的事,俄国佬从不肯吃亏的,掏出家伙朝柜台上一亮,顺手把柜台各叠钞票席卷一空,转身扬长(“扬长”两字用得毕肖)而去。
与专制制度蜕变而成的官僚资本主义制度不同:蓝血的资本主义制度权力更替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资本集团,而不是一两个强势的大内高手、或先主钦定的接班人。资本家需要一头拉磨的驴子,资本家化钱选出来,那怕原来是头狮子,资本家们也能让它乖乖地吃草拉磨。
奥巴马上台前高喊“CHANGE”,上台后却倍受钳制。因为“CHANGE”一词,英文听着是“改变”,中文听着就是“钳制”。“说嘴郎中无好药”,过去中国人知道,美国佬如今也知道,所谓“CHANGE”这就是裹了糖衣的革命迷幻剂,而奥巴马只是一匹“黑马”,完成驴子的任务是很容易的。小民们终于认识到他不可能成为狮子,于是,绝望的小民自己上街了。
想当权的人谈民主是狂奴故态,民主是最大块的权力敲门砖。一旦当权,仍唱民主高调者,不是骗子就是傻子。因为权力即管理,管理即暴力。当权者即刽子手,当权者不使用暴力,就如同刽子手不杀人,那算干什么吃得呢?民主遍开茉莉花,警察一来爆菊花。所以,民主往往是暴力的前奏,英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文化大革命、64学运,茉莉花革命,皆以民主为序曲,以暴力作结局。人人想做主想逞强的时代,必然是没有妥协的时代,必然是最终只能以丛林法则为唯一准则的时代,必然是你死我活暴力血腥的时代。
最近消息:一个开凌志的大学博导因争车位起纠纷,与邻居互殴后猝死。(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1996-gb2312.html)